太原:城市雕塑成“垃圾”?
1月中旬,太原市规划局城市雕塑处组织专家对城市雕塑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结果令人意外:全市353件城市雕塑中,66%属于平庸之作,17%属于劣质作品,仅有17%具备欣赏和保留价值。人物身体比例失调劣质雕塑艺术含量过低
太原市鼓楼文化广场矗立着荀况、白居易、赵树理3位文化名人的塑像,它们自诞生之日起就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太原市城市雕塑研究院副院长文晋川说,从艺术解剖学上讲,我国人体的长度通常为7个到7个半头长,但这几尊塑像只有6个头长。此外,照壁上雕塑的山西历史名人不是身体解剖关系不对,就是五官失调,全然没有体现出山西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太原,一些雕塑还被视作“祈福避邪”的吉祥物。太原市规划局城市雕塑管理处处长白宏告诉记者,在备案的300多件雕塑中,“狮子”、“大象”等动物应有尽有,这些城市雕塑由于艺术含量过低、选址不当、选材不准等原因,已蜕变为“城市垃圾”。
雕塑制作无序发展草台班子比专业人员还抢手
太原市雕塑专家认为,乱立、乱建、无序发展严重制约了城雕水平的提高。
据统计,太原市目前的353件城市雕塑中,专业人士设计的只占20%。文晋川告诉记者,山西省目前具有城市雕塑设计资格的雕塑家不过15人,即使这样,专业人员的工作量也无法饱和,相反一些包工头、民间石匠的雕刻业务却很“火”。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非专业人士纷纷承揽城雕业务,而一些单位为了省钱也乐于让草台班子或街头艺人承揽。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地方“管理者意志”作祟,很多城市雕塑在修建时虽然听取专家和市民的意见,最终还是某些人的“一言堂”说了算。一位雕塑家不无担忧地说,由于“形象工程”、“献礼工程”太多,建设单位通常为了赶进度,在修建雕塑时往往粗制滥造,而雕塑作为艺术品需要时间精雕细琢。
太原将拆除“垃圾雕塑”
目前,城市雕塑的问题已经引起太原市有关部门的重视。据太原市城市雕塑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管理处正在对雕塑进行摸底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将对一些“垃圾雕塑”进行拆除。对作品本身不错,但与放置环境不统一、不协调的城雕还将进行迁移。与此同时,太原市还将出台《城市雕塑建设规范纲要》和《太原市雕塑发展中、长期规划》,将对城市雕塑进行全方位规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