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dwork 发表于 2008-8-18 14:37:48

中国景观设计创造力缘何缺位?

  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战略的推进,与城市建设紧密相关的如建筑、规划、景观等专业亦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意味着景观“春天”的到来。在城市建设的大潮中,越来越多或雷同、或抄袭的低品质城市景观让我们对中国景观设计师的创意能力产生怀疑。中国的景观格局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变得语焉不详。
  无知者无畏?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界出现的欧陆风一样,打开国门之后的中国设计师对西方景观也趋之若鹜。规模宏大的市政广场,轴线对称的景观布局,在迎合了领导们的景观审美的同时,却增加了城市的相似度;小区景观中东南亚风情比比皆是,加纳列海藻随处可见:“拿来主义”盛行,感觉不错的景观却在书中找到外国“样板”。
  除了模仿和跟风,还有另一种主题公园式的“中国特色”,就是简陋的异地重现。诸如破败不堪的沙坪公园微缩景观,杂草丛生的华西世界公园,这些不合格的微缩景观,在有识之士看来是近乎荒谬的景观事件,然而却在许多地方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地重蹈覆辙。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审美层次、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些无所畏惧的景观百态视作为成长的代价,然而更多的时候,景观的建设已经超出了审美和体验的目的,被物化成一种致富的工具或是政绩的表现。存在并非就是合理的,如此低层次的景观繁荣必然是充满泡沫,对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设计创意流失
  那么中国是否就没有充满创意的景观设计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景观设计学生作品屡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海归派设计师设计作品屡受国际好评就是最有力的证明。那是什么原因让周遭的建成环境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和创造力贫血呢?专业人士的共识是,景观行业的运行程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创意流失。
  首先是立项环节。大量公共景观项目由于领导对业绩的急于求成,设计周期过快,造成设计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东拼西凑疲于应付。不少开发商将景观视作建筑的配套工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景观师不能先期进驻,而且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景观工程草草了事,设计质量便得不到保证。
  而设计环节的问题也存在。中国业主惯用具象思维,急功近利的他们更相信真实建造出来的景观而非虚无缥缈的蓝图。为了迎合业主,设计师变成了绘图员。设计师专业素养的良莠不齐,景观设计师职业认证制度的缺位,使得设计项目的获得过多地依靠人际关系,而非设计水平。招投标迷雾重重,设计质量的参差不齐也就不能避免了。
  设计与施工脱节则是议论最多的话题。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在施工的同时大都需要适当的修改和完善,但往往设计和施工图分属两家单位,交流的缺乏和职业素养不高往往造成设计方案被肆意篡改,以致面目全非。此外施工队能力不达标,“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的施工队伍俯拾皆是。为了赶工期进度,“施工先行,图纸跟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教育缺失
  与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造力培养仍旧处于落后地位,中国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与创造力培养相悖的现象。如教学方法以灌输式的设计技能培训为主,景观设计方法教学浮于表面,学生仅在课程实践中学习设计的程序和要点,缺乏足够的理性抽象方法论指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方面,除了低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平面、立体构成等)和美术课(以静物写生为主),没有更多的创意方法训练必修或选修课程;另一方面,景观课程不足(主要出现在农林院校的景观专业),以植物类课程为主。而教学中对创意的鼓励程度也不够,甚至以“貌”(图面效果)打分。有些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对模仿与借鉴的把关不严。
  景观设计作为现在城市建设相关的三大学科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对创造力的强调毋庸置疑。然而面对中国基础教育中创造力教育缺位,高等专业教育阶段有必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开发和训练,以弥补基础教育对设计专业人员基本创新素质培育的不足。因此,笔者建议,中国的景观设计教学有必要在景观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景观设计创意方法的训练课程和相关理论的研究,作为景观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的有机部分。
中国建设报·徐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景观设计创造力缘何缺位?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