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75%与5%的不等式
不久前,当国家质检局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整治建材市场之时,防水材料行业的市场调查整治行动已经展开,成为这次整治行动的先行者。从7月初开始,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就密切配合国家质监局监督司和地方质监局在北京、山东寿光、广东东莞等地调查防水市场主导产品SBS改性沥青卷材的质量情况,调查结果令人吃惊:
北京,年开复工面积达1亿平方米,举世瞩目的奥运工程也已全面展开,然而,主要防水材料SBS卷材的市场抽查合格率竟然只有25%.
山东寿光,全国最大的防水卷材生产基地,年产销量约1亿平方米,其中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的SBS卷材数量还达不到25%的比例。
广东东莞,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防水卷材集散地,广州、深圳、佛山等主要城市都在其销售半径之内,其中,国标SBS卷材所占比例也达不到25%.
一句话,畅销于全国防水市场的SBS卷材,75%的产品是不按国标生产或用国标衡量不合格的。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这75%已经是很乐观的比例数了,实际情况比这次调查结果还要糟。
伪劣SBS卷材的数量如此之大,应该对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但令人费解的是,许多城市统计的建筑渗漏率却基本保持在5%的水平,是10年前的1/12,而在房地产行业消费投诉中,房屋渗漏的投诉率也并不高。那么,75%与5%这个不等式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是劣质产品并不劣,还是5%的渗漏率暗藏水分?
首先,应该分析一下这75%的不合格品为什么不合格。按照国标,SBS卷材是由聚酯胎(玻纤胎)、SBS改性剂和沥青制成的。按照市场平均价格,这些3厘米厚SBS卷材原材料的成本价约每平方米14元以上,再加上其他投入,每平方米综合成本价约18元左右。而劣质品的共同特点就是以次充好,用废胶粉代替SBS,用遇水粉化的高碱玻纤的复合胎代替无碱玻纤和聚酯胎,原材料成本可下降50%,甚至还要多,质量也自然跟着下降,但廉价的优势却使销量大增。这就是劣质品充斥市场的原因。
劣质品上升,渗漏率却不高,如何解开这个谜?
解密程序一:渗漏率的统计结果是由已知渗漏情况组成的,往往“已知”数与投诉率成正比。投诉率低,渗漏率自然低。
解密程序二:解决渗漏问题,大多不必投诉,当事人已经学会运用经济手段自行了断。比如,发生渗漏后,甲方可用拒付工程款,迫使乙方返工;乙方也用此法迫使防水分包商返工;消费者可用拒付物业费或投诉的方法迫使开发商的物业公司翻修,等等。总之,一座建筑的甲、乙、丙、丁各方不必用投诉的手段解决问题,再高的渗漏率也会自动下降。
如此解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劣质品横行必然引发高渗漏率,渗漏率不高的实质是渗漏曝光率不高,而非渗漏率不高。有人轻言:渗漏率不高,说明劣质品不劣。这种说法缺少根据。
如何整治高达75%的劣质品,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难题。开展整治行动好比“正义之师”,但劣质品的生产销售者不会与之正面对决,他们奉行的是“游击战”的原则“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那些历经百战的“老游击队员”常说:“整治好比一阵风,我们才是长流水”。风,可以吹起波澜,却无法断流。
对此,防水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冬青在与质检局合作的同时,积极与建设部、工商局和新闻媒体加强联络,并向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协会理事长会议提交了一系列的提案、决议,建议动员各方力量,对劣质产品“围追堵截,治标清本”,舆论打击与市场清查相结合,整治生产基地与整治销售基地相结合,政策扶优与强制汰劣相结合,把整治防水市场的行动从“运动战”转为“持久战”。目前,这些建议已得到各方认同,由表及里地整治防水市场的活动正在有声有色地展开。
解开75%与5%的不等式,不仅是防水行业的事,建材领域的诸多行业也有一道道类似的不等式,也将在这次整治市场的行动中慢慢解开。
来源:《中国建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