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烟云 发表于 2008-8-19 02:28:40

浅谈建筑风格设计与特殊创意

  现代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富现代化格调的设计工程,仿佛已是城市的商标;综观过去多年来的城市改造工程,在种类和风格上均是多元化的,无论是古典、传统或是现代化的呈现、凭着设计者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创意,经过他们的一番塑造之后,房舍的每一处,都散发出独特的神韵。
  在发展设计事业的初期,设计者虽然把目标放在城市的住宅设计上,但对商业设计的市场从未忽视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办公室、酒店、餐厅、商场,还是住宅等各类工程在设计上是向往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创意空间。随着设计业的蓬勃发展,设计者对每一个新的工程就是一项新的挑战,他们将会全力以赴去创造自己的新作品。设计是凭个人的主观感觉出发,具体来说,一位主观性强的人走进现场环境里,一眼便能够洞悉出它的利弊所在,知道其适当的处理手法,这就要他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有主观性的认识。再者,对周围事物不断观察可以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随着观点与角度的转变,视野的拓宽,又可进一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而且,经常赏析别人的设计做到知已知彼也是十分重要的。
  众多的设计者认为现在的设计主流就是80年代的简约主义的复苏,设计师多随大流,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风格都十分接近,显得毫无个性,我主张不断注入新元素,推陈出新,不容许因循或抄袭,惟有这样才能创出佳作。但如果太拘泥于此,整个设计会不够饱满。所以,它必须借鉴装饰艺术和现代艺术装饰模式。建筑设计非常注意彰显不同区域的个性,同时,为了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连续,不至于由于风格的过于强烈而形成跳跃感,设计时也十分小心地遵循协调一致的原则,其间的尺度就显得相当微妙。对设计者们的最大感悟是,“最贫乏而无益的,莫过于被现代性蛊惑纠缠,并且刻意忘记历史。古代文明留传给我们的浩瀚遗产乃是建筑与设计最堪彪炳的地方之一。这是古今之间的一种活生生的对话。但我们所要传达的讯息不应是描摹设计发展的历史,而是一种远为深切的领悟:只要我们可以想到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建造不出来的。”
  众多的设计者挟建筑师之名而投身于室内设计的范畴里,确实是一有利的条件。一个专业、优质的设计师,并不局限于对家具配搭上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把整项装修工程联系起来,例如规划电器的位置、冷气机和风喉的装置等等,在懂得这些土木电工的知识之后,才能拟定出一个能得以实践的设计构思,否则,最后出来的效果便会跟原先的大相径庭,又或变得不切实际了。因此,具有建筑学知识背景对于室内设计工作确实有莫大的助益。
  谈及设计风格,明净简洁最为设计者所喜爱,并多以富有现代感的表现手法去处理。在各种设计元素里,空间的安排与运用最为重要,宽敞的空间带给人舒适自然的感受,因此着重视觉上的空旷感,间隔上的妥善分配就是其重要的处理手法之一。其次是物料的搭配和色彩的组合,物料的选取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例如一所海滨之屋,为了避免潮湿,地板不宜选用木料,而选择云石、麻石之类则较适宜;至于色彩的组合,设计者可根据个人偏爱的色调,想象的背景下,有利于营造气氛和突显特殊的设计风格。但是必须强调在着手进行任何设计中,从来都没有既定预设的“房子风格”以套用于单位设计里,要知道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标准是不能强加于客户的,应该反而注重空间的利与弊和格调的配合,当然不难忽视客户的要求和喜爱。在满足客户所需的条件下,再加入自己的设计意念,通过适当的处理手法,营造出别具风格的生活环境。
  室内设计中经常碰到有些住宅面积小,个人占有的空间不多,因而,在空间的运用上,主张以简单的手法去处理,习俗达到空间倍增的效果。所谓的简单,是泛指一种简约的格调,主张利用不花巧的线条,不复杂的材料,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场景,以增加视觉上的空间感。同样地,较为浅的色调容易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再者,淡素色泽有助光线的折射,能加强室内的光度;在一片素净的背景下,不管是强烈的对比,又或是和谐的配衬,都能突显出室内每一处设计。灯光在室内设计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灯光控制有助于营造气氛,增加层次感,因此,每当进行一项工程时,设计者们必定会在灯光效应花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务求达至完美。作为一位专业的设计师,经验的累积是十分很重要的,犹如一个宝库,无论是好的,还是来好的经验,都有鞭策自己的作用,欣然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从中不断反思和寻找,才能突破自己,跨越樊篱而迈向前方。
  解决小面积住宅的设计技巧。在于使空间与家具有更多复合性的使用,借以扩展原有的狭隘格局。运用地面的高低差,解决家具中桌椅的使用需求,也平添了层次和深度。用较单纯的色调,能增加视觉上的延伸。而用镜子营造的错觉感,则巧妙争取到了未曾实际出现的等倍空间。做错层的本义并非压缩空间,而是在考量居家的实用性后。充分运用可资利用的三度空间。用交错与堆叠转换上下间的垂直与连接,令水平面积有更多的扩展。
  做小面积住宅的设计,必须寸土必争,锱铢必较,但是完成时它又得有恢弘的气度。设计不是光图好看,极尽雕琢。而是争取空间给人用。使用户生活上得到便利——设计的价值就在于此。当然是灯光的经营。室内要有光的表现,而非孤立的灯具陈列。他的习惯是减弱灯的造型,看光照的效果才最重要。光影在墙面上(或其他物体上)画出明暗和变化很有美感。餐厅里用吊灯是因为要光线集中,把桌面照亮,所以可用吊灯打出均匀光。住家不需要办公室那样的通亮,而是要温馨个性的层次来营造气氛。灯光应打在该亮的地方。不需亮的地方则让它暗下去。这就是我们设计光效的原则。
  小空间没有必要舍弃什么,大空间不一定非要一屋子满满的物件,很多机能需求有的时候是人与人之间比较出来的,不见得需要。其实,空间整个做满后,这个空间就等于死了,是没有生命的。所以,设计师便要有一定的敏锐度,去感觉环境、认识空间,甚至参与客户的生活里,然后起造最“切题”的空间。想要做的是“纯然”自然的空间,留白和从容。规划功能是设计师最基本的能力,设计最难的就在挖掘出最自然的灵性美丽,所以,很少看到名师的作品有昏暗封闭的空间,日光云彩是最重要的元素。“如果你喜欢享受阳光、绿意,你就会想办法将这些美好的事物进入生活中”。设计师除了具备基本的绘图知识、设计理论及美学的概念外,他更必须有很强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要灵活、客观和耐心,多看多想多做。即看看周围环境,想想人们的生活模式,考虑事物对心理的影响,然后辨别客户的实际需要。分析空间的布排。从而作出最好的方案。设计师一定要客观地了解及处理方案。尽量体会用户如何去利用空间,不能过于自我和不切实际。另外,对于设计师来说,永远是要为客户考虑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我们不是艺术家。我们只是用艺术的手法来做实用的东西。
  人本主义——怀旧、追求身心灵的释放与满足科技进步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让人产生一股回归内在的原动力,一方面缅怀救世代的美好,一方面开始以人为主体,转向精神生活层面的满足,期望在自己家中追求身心灵的释放与满足的主张。[人本],即是设计时考虑到阳光、空气、动线、舒适性等问题,把空间当成背景,[人]才是设计时的主角。然后以[人本]为出发点,做到[新、速、实、简].[新]是观念新颖,符合时代潮流;[速]是符合工法,譬如:设计很环保,配合环保理念;[实]是使用实实在在的东西;[简]是简约的空间及空间弹性化的使用与可变化性。东西方文化一直在持续融合当中,东西方的家具、装饰的搭配也是同样的道理,会呈现不同的意念与风格。自由、包容的生活态度,以及简约、俐落的空间处理应对在居家上,便是融合全球艺文化的多元风格出现。无论是现代的、古典的、东方的、西方的、优雅的、狂野的、高贵的、朴实的、创意的、丰富的,都汇整融合在一起,其中还透露著透有的人文特质和人文风情。
  极简、怀旧、艺术品味登堂入室千禧年的家俱的选择及空间陈设概念将回归到反璞归真的自然隽永风格,不论在造型、色彩或世居是动线的安排、居家风格的呈现上较不同的是,简约不再只是简化的线条和单调的形制,设计元素加入了更多对“人”的尊重及人性化的温暖设计。住宅新规划、新建议。新──新的人文思考与价值观速──正确精准而有效率的快速工法实──真材实料与实用性检──造就长期维护方便性与弹性应用的检洁设计方法
  追求的是一种简致和美的风格,反对过分夸张、奢华和浮躁。建筑的造型,比例上的合理是我追求达到完美的目标,这也是设计的较高境界。设计应该是恒久的。也就是说在经过很长一段岁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质感。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生活显得越来越精致了。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生活。确实,生话是需要设计的。当我们被越来越纷繁的时尚事物迷住了心眼的时候,会发现那些设计方向也越来越模糊。
  有的设计师喜欢简洁明快,不太倾向于仿古的设计。他认为“传统的精华是无法通过模仿这么简单就能达到完美的。古旧的风格是因为当时的审美意志和时代个性造就的,那种美发球历史也是一次性的,我们后人是无法轻易追赶的,如果生搬硬套便于工作会失去美感,失去当代的气息。”当然,作为一个设计师,你的风格不能太极端,或者仅局限在一个层面。设计是服务于人群的工作,它太具体而常常需要你把握住现实和美感的分寸。对空间的布排有一种职业的敏感。整体空间的掌握,决定了设计的方向;风格的形成、技巧的变换,均取决于空间调配的结果。比例、尺度、切割……都是修正空间需要的技巧。而运用穿透、环抱、层次、借景,能够再造一个空间。但千万不要做虚拟个人空想的空间转换,住宅设计要帮用户达成空间的美梦。设计师要时刻以很专业的眼光和态度来处理手上的设计案例。
  纯粹功能性的解决,只是一个设计的雏形。所谓“理性的工程”;而设计的最高境界应涉及艺术感的层面。开始是以功能性来考虑,靠空间来解决实际住宅的需缺,最后则以艺术性来表达,让人感到美,感到舒服。这样的兼顾需要刻苦的专业精神、活学活用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艺术通感,还有不断累积的各种实践经验。做过千多个案例,亦是经过无数历练才形成自己一套可以自如挥洒的成熟手法的。
  作为一名声名卓著的设计师,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设计风格。风格代表着观念,当然所谓经典并非豪华古老的那一种。也可以很简洁,也可以很现代。其个人比较喜欢宁静、平和的东西。不是那种常去DISCO之类喧闹环境的人。另一方面。他希望他的作品能有长存的艺术价值。因此自我追求的是一种简致和美的风格,反对过分夸张、奢华和浮躁。建筑的造型,比例上的合理是其追求达到完美的目标,这也是设计的较高境界。如果设计追求一些很表面的东西的话,会很快失去价值。设计应该是恒久的。也就是说在经过很长一段岁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质感。他的设计看起来是很平谈的,但里面贯彻了他的理念。世事往往如此,平凡的感觉是最难达到的。
  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理意往往来自个人对生活的体验看法,他的理念是否有类似的思想根源呢?很多人回答是:平时喜欢读各类书籍。其中有许多关于名家思想的东西,把这些文化上的影响融入其设计理念。当然,设计并不因之理论化教条化。而是追求实用和美观的结合,让表象上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涵义。
  简约、质朴的设计风格是众多人群所喜爱的,生活在繁杂多变的世界里已是烦扰不休,而简单、自然的生活空间却能让人身心舒畅,感到宁静和安逸;藉着室内空间的解构和重组,便可以满足人们对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他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缔造出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写意空间。把这种理念融入设计里,摒弃了吹毛求疵的形式美,否定过分的堆砌和浮夸,通过清晰,简明的线条剪裁和素净质朴的家具组合,构建出舒适、自然、明快的居家风格。
  然而,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不应该把自己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方向,更不应该默守一成不变的设计风格,而应该跟随着时代和潮流的步伐不断进取,拓宽自己的视野,并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更新和突破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出更丰富的设计意念,创造出更多化的作品。应该在设计风格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不要在设计上侧重于个人主观感情的投射,爱从大自然入题,造就出具有大自然风尚的居家风格,随着将来的发展和现代潮流的趋势,现在则较偏爱西方现代设计意念,喜以简约主义的手法去处理。设计不只是艺术。进行纯艺术的创作,只求个人单一满足,属于个人化的行为,无需在乎旁人的指点;但设计不能崇拜个人主义,因为最终使用者仍是客户,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客户的各种需要,又要切合使用者所需要,不可妄顾一已创作欲上的自我满足,而完全忽略客户的意见和要求,因为客户才是居室的使用者,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需要,因此设计师只有在与客户沟通后才把想象出来的空间通过其专业的手法而落实下来。
  因此,看来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是美观现实用并重的。只有美感而欠缺实用性的设计,对设计师来说,可能已是称心之作,既切合设计追求美的目标,又能满足设计师一已的创作欲,但对于最终的使用者而言,只能带来悦人眼目的效果,从而因未充分考虑实用性而引起诸多不便,结果成为失败之作。
  设计属性是由过往经验形成。曾经在多所设计公司任职,不少名师认为自己受到环境影响不少,从早期的古典风格到以国外设计师为主导的设计工作中,都是自己今天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而且从早期认为应该提升屋主的生活水准,到今天诊断设计要与居住者的生活完全结合在一起,设计师们发现,为屋主所做的设计应该延伸到多年后的生活。主因是建筑物无法针对个人需求来调整,也因为国人对生活的要求改变,造成室内设计如此蓬勃发展,但是设计师如何让自己脱离“装璜”,真正走向“设计”。首先要培养对外围环境强烈的敏镜度,才能从各自经验归类出自己的风格;其次是将空间的优点焕化成自己的优点,也说是说,能将空间看成三度立体来设计时,就能完全掌握完成之后的协调度;最后要在理想与屋主需求中求得平衡点,和屋主做良性沟将,将视觉美感与生活完美结合。
  生命在探索,所以设计也在探索的前进中,设计与禅修同步进行,有一位从事室内设计十年设计师,曾有人问他,在这些年里,他是否遇到了好业主?对于这项提问,他说:重点不在遇见好业主,而是碰到一个业主,就把心里所想的“好东西”发挥出来,关键在“心里所想”的是什么?设计者在生活中的观念是不是开朗的,否则,别无意义。对于此,他举证了一个可以检视的例子说道:尝试让脑子清晰地去看到每一个意念的起伏,就象剥衣服,先脱掉外套,愈脱至里层会愈脱不下去,因为将要赤裸示人,但假如无分别心,就没有这层顾虑了。而也就是因为还没认识到自己是否真能够欣赏某个空间,“创作”出来的空间自然就接不上了;先从自我深层对话起,才有空间实相的产出。
  如何处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每个设计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众多认为:在设计前会与客户进行很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性格、生活习惯。因为设计的最终结果是供客户使用所以设计中虽然有个人的风格,但一定要完全符合客户的个人喜好。与客户的关系是从认识到了解,最终成为朋友。而在设计办公室时,更是要了解这个公司从老板到员工的要求,还包括公司的内部结构、部门分配以及公司的整体形象。客户的特殊性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每个客户一定会有不同的要求。设计师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设计概念详尽地解释给客户听,与客户进行沟通,尽量在动工之前让客户了解我们的想法。因为设计很难直观地向客户解释清楚,所以好的设计师还有一个技能就是懂得表达。 客户知道他的风格一一追求淡雅而高级的格调,所以才去找他。客户和设计师,首先会在保持低调,平和这些理念上达成共识。一般那些富豪的居室都很低调,但质量上要求非常高。无论做谁的设计,都必须很认真。靠沟通,阐述,变通,找到合适的方法。不用太触目,但一定要够经典、够个性。 遇到很麻烦的要求时,就很灵活地应变,因为处理设计的手法有很多,也可以借力打力用其他的东西来配合客户的要求。这种能力往往需要经验和灵感来解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大部分客户都比较尊重设计师。设计环境相对宽松。他相信人与居家互为影响。室内设计不是一桩草率的事情。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很重要。要注重用户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要求。对于设计方案,常常会迂回反复数次,最终达到客户满意,设计师在专业上也能认同。
  从事设计的人都很有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而且会有一种想努力完成某种事情的热情,讨厌站在时代的末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具有心里透视的能力,如此设计师们方能清楚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然后满足需求。绝佳的设计应是配合建筑物施工期,共同考虑结构、环保、对外环境、建筑与室内的界面处理等关系所规划,工程程序安排与建材种类的配合不至于浪费人力、物资,在预算及时间内,搭配建筑物的工程,共同达成空间的精神,让使用者接收一个圆满的住宅空间。设计不单是一项空间美化的工作,它是一项掌握预算、工作时间、控制施工过程,然后以有效率、正确、准确的方式来执行的工作。综合来说,设计是一项结合了人文、艺术、历史、科技、预算、设备、灯光统合的工作。
  设计的标准是什么?设计师又凭那些技巧提升设计创意?设计师们凭着以多年的经验归纳出,对使用素材百分百的了解,绝对有助于兼顾客户的需求与创意之间的平衡点。
  “简化”还原设计本质。从繁复的古典、强调造型的现代到简化的现在,发现想在合理的经费中完成屋主需要的空间,“简化”正是其中的关键,因为强调造型的物品通常比较昂贵,欲只有视觉效果,而“简化”却能让设计者还原设计的本质,藉由素材的真实面来表现。深入了解素材使设计更落实。在平面完成之后,紧接着便是材料选择,判断素材是否适合空间使用,要先从“机能”出发,也就是说,设计观念的架构要正确,才能在怡当的地方使用恰当的素材。要达到能游刃有余,最扎实的方法就是认清素材,清楚了解素标的特性,才能完全发挥素材的优点。
  当设计师对某种素材特性不够了解时,就容易被施工单位牵着走,施工单位可能碍于施工方法复杂,而以各种理由推翻设计者的设计图,造成整个空间完成度变低,如果能完全了解素材的优点时,设计师本身更容易发展出具创意的设计。以曾经流行一时的玻璃屋为例,由于台湾的玻璃屋技术不够完整,导致玻璃屋成了热的玻璃盒子、耗费能源多,又难清理、容易漏水,对客户来说,产生使用上的困难,最後便乏人问津,这便是对材料和环境不够了解之故,反观国外的玻璃屋设计,同时考虑自动清洁系统、防紫外线的设计,连卷帘都可以和玻璃屋结合在一起。唯有清楚素材的优缺点後,设计者才能避免使用不当的产品。以玻璃和盖房为例。在多年的设计生涯中,谭精忠设计师使用过不少玻璃与金属,从外墙、隔间到天花,这两类材料在他手中几乎无所不能。认为设计最值得骄傲的是,在有限的条件中创造空局无限价值才值得称许。因为使用最基本的素材完成的成就感最大。
  本人根据相关的资料总结出五项秘诀供大家参考:
  一、了解产品种类:素材组合本身就有无限可能,但首先要非常清楚想使用的材料有多少选择,以金属来说,常旯的就有镀锌、毛丝面、阳极处理、亚光、铝、铜等产品,玻璃就有清玻璃、喷砂玻璃、胶合玻璃、裂纹玻璃等,愈清楚产品种类,就愈能组合出丰富多变的作品,发挥设计创意。
  二、了解规格:如果想精简预算,就要使用规格内的产品,以他自己的办公室为例,便是在玻璃和金属的规格品中,做最恰当的分割,如此一来不但节省经费,完成结果舆原始设计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完成度”很高。
  三、因应表现方式,选择接合材料:素材与素材之间的接合往往也是例外之一,在他的办公室的设计为例,为了呈现更“纯粹”的效果,表现玻璃质感,玻璃介面的处理方法便很重要,例如胶台玻璃做成45度角交接能使介面看来最单纯,并且使用透明的矽力康胶接合。
  四、媒介:在素材与素材的碰撞中,都会有媒介这部分,也就是说,设计师想形成的“器形”,适些细节组合起来构成空间中重要的元素,也就是说,中间的媒介也会影响素材形成的结果;以不锈钢和玻璃为例,不锈钢和透明度高的玻璃给人的感觉是属于“理性”的材料,但在两者间加上木料或其他媒介素材,结果就不相同,给居住者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当然“媒介”存在也有必须与否的问题,他建议设计除了回归简化本质之外,媒介也要有同样观念,使所有的媒介片空间而言都是必须的。
  五、使用目的:任何素材都有他存在的目的,以玻璃而言,玻璃透明度高,容易营造气氛,也具有暗示另有空间的意义。所以素材必须因架构意义来使用,更能发挥材料本质的美感。“为生活加分”是设计者的目标。设计不只表现个人,更重要的是符合环境、符合生活等所谓的“限定条件”。以他自己的办公室为例,周围采用通透的强化玻璃,在设计之初,他考虑了环境被限定的条件,也就是周围受风面的风压大小、光源、周围环境人潮与保养方法,最後决定大胆使用强化玻璃为外墙,如今他的办公室与周围的公园绿意结合,对邻近居住者而言,多了一个美丽的视觉焦点,对公司同事来说,反而“偷”到公园无价的绿景。也就是说,“为屋主生活加分”应是设计者最重要的目标,如何在屋主的预算中完成适合屋主与符合设计的生活,这才是设计者的骄傲。
  在设计的同时设计者要很好的审视自己的设计态度。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特有风格而设计。多数人认为设计师的职责在于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然而,空间与人的心灵有关,无关乎改造或发现,只有回归的问题,回到人的最深层。以为设计师工作是要担任引导的一方;而不论空间还是人,都有无限可能可以被挖掘,当人在庸碌的生活以后,开始想暮然回首,不论是在旅程里、旅程中途或是行旅末了,追求深刻的心里深处的家,是一个起点。拿穿衣做比喻,怎么穿质地都稳当妥切,才是最终的境界;如果质地不稳,便需要穿成某一种特色,形成某一种样式,好突显身份,却都不甘个人的本质。如果一个外在服饰简单的人,空间不会凌乱不堪才对,但其内心世界,又如何呢?空间要的是单纯却不是单调,就怕“创造物”表现简洁,但内心其实是单调,作品风格反变成掩饰内心空洞的手段。但如果内容物很深,那么是可以很有力量的。所以很多事物都只是在“色”的变化,追求稳当的质地,是因为要回归生命本质。
  刚从事设计之初,很多设计者发现自己常常为了某种感觉,而要影响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造成不方便,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局限,因为我们以为有一种东西叫做“美感”,而大家只能看着这个美感,却不能用。这样设计者们将会经历了一连串的身心变化与设计生命的不同阶段。以往,要透过技术或规划来达到设计上的美感与要求,但设计里不会有美,因为是人做出来的东西,怎会有美感,只有一个人的框架和局限而已。而认为这里面只有恐惧,如尚且害怕不够,害怕作品不够突出吸引人,用了许多与空间气质不相符的物件,届时反扼杀了空间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拒绝任何精神的权威,做批判性的思考;提示人解放原本应是全然自由的心,在人生旅程中清楚的观照。
  设计的目的是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最终是供人居住的,在设计之中,实用和美观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往往是先考虑实用,再考虑造型。设计并不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最终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空间。美化是设计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环境、空间等方面问题,完整地分配、布局。在这之后才进入美化的阶段。美化的理念也要根据客户的不同个案来进行调整。例如酒店是各色人等共处的场所,在设计上就要采取中庸之道,使进入这里的每个人都不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要尽量利用每一个空间,使之能合理化地分割,然后按不同功能,配衬上合适的设备和装置,并加以美化、修饰,营造出与之调和的氛围。当然,美化的程度有深有浅,更有不同的风格,做得好不好就看设计师的功力了。设计没有固定的方程式。空间的处理手法是变化多端的。同一空间里存在不同的元素,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即先要考虑实用。再研究造型。一个忧秀的设计师必须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加以发挥。
  不少设计仅仅停留在装修这个层面,而内部环境的布置和搭配都由客户自已进行选择。这往往造成整体上的偏差的惰况。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是息息相关的,但二者有分别。设计者应该在未动工装修之前,按建筑物赋予的条件和客户的要求。先作出计划。计划包括空间分割、选用设备材料,把色彩、家具、灯具等等揉合成一个整体的方案。最后才把这个方案交给合适的装修单位去实现出来。其实建筑设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不仅仅是装修。它还包括了家具、装饰品的设计、摆放和搭配,这甚至可以具体到一个杯子。室内空间里每一个物件都是整体风格的一部分。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现在这方面的欠缺原因可能是在技术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制作水准。
  还有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少客户不了解自己的需求,也不清楚美学的脉络,所以往往盲目地制定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比如单纯模仿欧美的风格等等。这样可能对设计师造成一定的限制。我希望客户提出要求和审批方案时,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尽量鼓励设计师发挥创意。西方设计的历史很长,它不但浸润过世界各地的文化,而且也秉承着东方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所以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城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都很紧张,我们就更重视处理空间感,务求每寸地方都能合理地利用。所以西方设计师的灵活性特别好,处理小空间的手法亦比较丰富和细腻。
  潮流的趋势将是理性消费——实用与品味兼具生活的纷扰压力集世纪末全球性不景气导致工作、住所充满变数,人们对生活充满危机感,对未来感到捉模不定却又存在著美好幻想。这种渴望安定又有美丽期待的矛盾情结,形成一种既理性又强调自主性的消费模式,消费欲望由原来的“跟著感觉走”转变为“有节制、有选择性”的消费,因为买得越少,就买得越谨慎精。
  而进入千禧年,历经世纪末的一切乱象、不安之后,新的二十世纪究竟会过怎么样的生活?虽然仍充满不确定性,但还是可以从居家流行风尚中窥得线索,由生活态度及消费行为改变的趋势,勾勒出未来生活蓝图。整个社会受到居家风尚所带来生活态度的转变,未来住宅、家俱设计和居家摆设也呈现出新的气象和新的风貌。
  现在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但是其设计力量与香港及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这里的设计师接触的新理念比较少一点。国内的设计行业可以说刚刚起步。质量正在慢慢提高,出现了一些好的设计作品,整体上正日臻成熟。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加盟这里的建设。而本地设计师也会逐渐成熟,走向国际的舞台。因为人们的眼光放得很远,而且品位较高,对于优秀的事物有敏感的接受力。
尹学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建筑风格设计与特殊创意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