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qubj 发表于 2008-8-19 02:43:33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

建筑空间环境所凸现的外部特征作为建筑师将情感与气氛传递给使用者的工具,应该在其内在属性上符合、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由于建筑空间环境的外显形象在人的运动和感知过程中表现为一种线型的、连贯的、延续的状态,其本身在实体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成为人形成合理的整体感知以及形成生活体验过程中的重要特质。
    连续、整体、符合人的使用与感知的大学校园环境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学校园作为青年人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作为物质存在的实物教材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Jordan)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到的:“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
    时下,建立一种开放、多层次、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的目标。校园环境逐步走向社会化并体现出更多的公共性,使我们有必要运用“连续”的概念创造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本文通过对清华大学自1999年以来若干新建校园空间环境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总结其现实使用状况,研究连续概念在大学校园中的具体运用。
一 调研实录与分析
    所选择的调研地段分别是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性质各异的三类外部空间:①校前区礼仪广场:主楼前新区广场;②教学楼群中内向的外部围合空间:理学院下沉绿化广场;③靠近学生生活区的休闲绿化空间:北院景园。
    调研主要依据五个“w”进行考察,即:什么活动(what)、什么人(who)、什么地方(where)、什么时候(when)、为什么(why);包括外部空间环境系统调研——区位、周边环境、空间限定方式、人工设施;空间行为调研两方面内容。在调研中,我们采用直接观察法、晤谈法,并使用问卷法加以统计,其中有以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为基础设计的描述性问卷,以期获得对用后心理感受评估和环境景观视觉评估一定程度上的定量化成果。对于每个空间环境共发问卷45份,回收率100 %.
    1 主楼前新区广场
    广场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南部,2001年4月建成。它以主楼为底景,向南延续了主楼的南北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被建筑馆、技术科学楼、经管学院伟伦楼和法学院明理楼所围合,是新的校园重心。
    在实地观测中,我们发现广场内的活动以穿行的非机动车交通为主,步行的人群行色匆匆,很少有游赏、驻足、休息的活动。围绕广场呈一一对称排列的四个教学楼的主入口均面向广场,建筑馆、技术科学楼入口处人流集中且有大量的自行车停放,而伟伦楼和明理楼入口处则相对显得冷清,这说明师生对中轴对称的广场空间在使用上并不平衡。因此,我们特别留意了广场内以及周边的部分交通流量(主要是出入经管学院西门的人流)情况,并作了四次较为细致的流量统计。我们选取一周内的相同时段观测,以增强数据间的可比较性。
    从流量统计表看,经管学院西门有相当的交通流量,且它与广场内承载的交通流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我们认为这与该广场人流的来源和流向有关:由于广场位于校园东南部,其主要人流来自西北向的学生、教工生活区,师生人流自然地选择了广场建筑向西的出入口,即莱文(K.Lewin)所说的根据节约的原则而确定了“喜欢选择的路线(preferred path)”,从而造成了广场本身使用上的不均衡。另外,广场的建设已然使其成为校园的一个很有份量的重心。但依据问卷的调查统计,同学们普遍感觉从宿舍到新区教学楼的距离太远,有86.6%的同学希望步行从宿舍 5 min 能到教室,而实际上走到新区通常要用到 15 min 之多。93.3%的同学认为,反映清华特色的校园中心仍然是以大礼堂为核心的老中心区,认为 过多的礼仪性并不符合大学校园应有的性格特征。
    可见,新区广场作为一个校园的功能区实体,在校园总体空间格局上的偏离直接影响了师生人群对该广场空间的使用,同时造成了心理上的空间断层。
    2 理学院下沉绿化广场
    理学院下沉绿化广场处于1999年落成的理学院新教学楼群的围合之中。设置该广场的初衷是为师生提供另一处像大礼堂前草坪那样的休闲绿化空间。但在建成后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下沉绿化广场常有冷清之感,学生、教师等人群在其中的自发性、休闲性活动并不多。相反,它常被用来作演讲与集会的场地,虽然突出了该场所浓郁的校园特征,却表现出更多的目的性和礼仪性。这些都说明该绿化广场并未完全实现设计者的真正意图。
    在我们的实地观测时段中,没有人进入绿化广场中活动,只有少数同学两两成组坐在广场周围的花池边沿上聊天,每一组人之间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使空间更显得空旷而人气不足。在现场的访谈中,很多人对绿地草坪禁止入内表示不满或遗憾。问卷统计中也有82.2%的同学持同样的看法;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草坪就是用来观赏,而不是供人在其中活动的。这些反过来也说明了该绿化广场在设计上并没有全面考虑到师生的使用以及人们喜爱亲近草地的心理(如草坪采用了观赏性的而不是耐践踏的品种),从而妨碍了师生在其中的自发性活动。在此,我们不妨借鉴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的模式51:绿茵街道。他写道:“在关闭直达交通的地方公路的全部路面上栽种绿草,使之成为绿草如茵的街道,在它上面偶尔铺砌一些石头,形成供需要通过这条绿茵街道的汽车车轮滚动的路面。在绿茵街道和人行道之间不要形成明显的区别……”。“不要形成明显的区别”即为连续的概念。试想,我们也在下沉绿化广场的草坪中稀疏地进行部分硬质铺装,和周边的花池、踏步等硬质元素达成连续的效果,让人们能自然而然漫步其中,达成人的行为、感知与环境的协调整合,使用效果应会好得多。
    问卷统计还表明,73.3%的同学认为下沉绿地空间下沉过多,也即可达性弱,不易于接近,不方便参与。根据实地的测量,呈台阶状布置的花池有六级,每一级高 450 mm ,因而广场下沉深度有 2.7 m 之多,大大超过了正常人的视平线高度,阻断了下沉空间与其上部铺地广场的视线交流:人在铺地广场上难以看到下沉绿化广场,在下沉广场中也无法看清在铺地广场上的活动。芦原义信在其《外部空间设计》中曾有生动的图解来说明类似的问题。可见,对视线的阻隔也削弱了该空间的连续、整体感受,影响了师生的正常使用。
    3 北院景园
    北院景园于2000年底建成,它位于图书馆东北、东区学生宿舍与西区学生宿舍之间,距东西学生宿舍的距离均不超过 300 m .景园内有空透的弧形紫藤花架、柔和平缓的绿色小山,还有供师生休息的座椅等设施。我们于2001年9月对其进行了连续3天的观测。调研结果表明,该景园空间是一个很有人气和休闲气氛的场所。在中午12:00左右和下午4:00以后是园内最热闹的时候。同学们围坐在广场内的石桌旁看书、饮茶、休憩,三三两两成群坐在花架下聊天,或向大路上观望来往的人流、车流,或向景园里欣赏园内的景色。根据SD法的统计分析曲线,对绝大多数内容描述的正评价也说明该空间是很受同学们欢迎的休闲场所。
    根据对该景园空间的调研,我们认为,它在建筑小品、场地设施、绿化配置上较为成功地实现了景观视觉上的连续与空间感受上的过渡。在该空间范围内没有屏阻视线的实体,紫藤花架的空透性使园内的景致为周边的空间所共享,平缓的小山也没有成为场地内视觉上的障碍,远处的图书馆还依稀可见。另外,弧形的紫藤花架柔化了北面机动车干道与绿化景园在空间性质上的对立,并对景园内部空间形成向心围合的效果,为维护空间的气氛创造了条件,也使它成为融合于环境中的连续肌体。
二 启示与思考
    视觉感知和活动参与是人们体验空间环境的主要途径,良好的景观、场所和设施是直接形成心理印象、约束行为、陶冶情操的客观条件。所以,完整的景观形象与空间的有效组织是获得良好的校园行为策划和身心体验的基本物质保证。
    连续性作为关于建筑与人的重要特性,包含着建筑环境的层次性、人的行为与心理的多样性以及对空间环境感知的整合性。通过上述校园空间环境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对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应着重于功能使用和空间界面设计上的连续特质。
    1 功能的经营——强化功能分区的内在联系
    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绿化景区等是大学校园基本的功能构成。寻求功能区之间的秩序与有机联系,使之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是规划设计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创造连续、整体的校园空间环境的必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科教兴国”背景下,近年我国大学校园的新建、扩建、合并使得一些校园出现面积过大、各校区分散的现象,有些社会化学生宿舍区也与主校区过分脱离,这些带来了校园功能运营中的种种问题(如上述主楼前新区广场),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大学校园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设置以学生活动为纽带、相互联系的各个功能区,并充分考虑大学校园日常生活中从教学区到生活区的动线。这也是由大学校园教与学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浙江大学新校园(基础部)概念性规划中标方案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其教学区与生活区以组团形式通过中央生态绿化带呈一一对话状布局,各院系学生能方便地往返于自己的教学楼和宿舍之间,学习与课余生活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彼此呼应,教学与生活并重,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一种连续校园空间环境的组织模式。
    2 界面的设计——增进景观形象的整体认知
    景观形象是以人的视觉感知为基础,并通过物质界面加以表现的。
    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需要渗透、开放、融合的物质界面来围合。实体视觉界面在空间中的划分应增进空间的层次(如北院景园),而不应是空间的中断(如理学院下沉绿化广场)。界面的设计不仅是在客观景观环境上分割、组织空间,而且要在主观认知上使空间连续。同时,建筑师所设计、营建的校园景观视界是特定校园精神的物化。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景观的认知,使自己与各种景观建立起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因此,有必要塑造连续的界面与整合的景观,避免人为造成师生使用主体在校园空间连续体验中的“盲区”。这样才称得上“寄教学于课堂之内,寓学习于环境之中”的新校园。
中国建筑工程网·赵纪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