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兵海乡间小院餐厅瓜藤架下话桑麻
作为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典型建筑既有紫禁城高墙深院的皇家气派,也有四合院紫藤架下的百姓营生。现今的北京,四合院存留已经不多,但作为北京民居的典型代表,四合院仍能引起老北京们属于传统的一份怀旧情怀。自然,那些开在四合院里的餐厅、咖啡馆们也因此成为北京独一份的特色场所。位于白塔寺的北京兵海乡间小院餐厅就是藏在众多灰墙小院中,在原有四合院的基础上加以有机整合的的一个颇具特色的餐厅。餐厅面积不大,连院子加包间也就200多平方米,但满院的绿藤,各包间独具中国民间特色的装饰,带给人的是一份属于中国传统民居的亲切、纯朴与温馨。
门廊:山乡风情乡间小院餐厅的大门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门型。大门不算小,打开也有三米多,但门前没有抱柱石,从前只是普通人家而已。低檐灰瓦覆头,青条石板铺地,再加上红漆大门,青铜门环,和檐角垂挂的大红灯笼,小院透着一股属于寻常人家的热闹。
步入小院,是一条近50米的门廊。为了突出乡居的质朴和粗拙,除原有的青石板外,小院又在屋顶和墙面上做起了文章。门廊原是露天的,可北京风沙大,春天扬絮,冬寒夏热,并不是露天的好地方。为了在保持露天的光线之下又避免直接见光,小院从农家活学活用,仿造蔬菜大棚的形式,在整个门廊头顶覆盖上了白色有机玻璃屋顶,支撑架上还挂了几个大红灯笼,完全是一派农家小院的风情。两边的墙面上则砌以大块鹅卵石,中间还间以佛龛、红窗,表现的也是中国传统山乡的写实风。
门廊尽头是一个小小的红木拱桥,桥上青条石铺面,两边是红漆木栏杆,有点小桥流水的意思。小桥的两边画了两幅中国画,一边是写意人物画饮中八仙,一边是青绿山水的江南春早图。山水画意境清远,色调淡雅,江南风情一望而知;人物画则设色讲究,人物造型生动,有点意兴遄飞的豪气。这样的小院和画墙,是人们久违了的中国传统家居的亲切,透着股读书人家的雅洁。
院子:农家风味走进小院,便觉扑面一片盈盈的绿意。小院面积不大,也就三、四十平方米大小,而且不是一个规则的方形,而是依屋形转折,看得出原来住户人家的影子。与门廊一样,院子的屋顶也以透明有机玻璃覆顶,支撑的则是一片方格钢架。院角有一棵仿真大树,上面缠绕着几棵瓜藤,瓜藤沿树直上,藤蔓直覆盖了整个小院。钢架上还有一些专门的藤蔓类盆花,藤叶也盈盈垂挂,更为小院增加了几分生机。仿真树前还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假山,上面同样爬满了树藤。一院一藤,一山一树,真真假假且不去论,起码这一份绿就能勾起食客们童年家居的记忆,分明是一个亲切的家的缩影。
门边的收银台的设计也与小院相合,做的是斜檐红瓦,檐角还挂了四个小红灯笼,与门廊相互响应。这方天地红漆柜台,红漆酒架,柜台角上还支了个青瓷花瓶,更是中国传统的柜台样式,与鲁迅、茅盾笔下的小镇柜台如出一辙。院子当门的一面墙刷的是青灰,上面有原来四合院老的墙饰,或是一面画砖,或是几块青砖台上的砖雕。餐厅依墙还做了一些小的虚隔断,方便客人相对隐蔽的要求。门的另一边做的也是柜台式的装饰,檐角挂的是白底水牌,上面写的是餐厅的特色菜名,仍是中国传统小酒店的风格。
那么大的一个院子现在是餐厅的公共用餐区,里面依区域划分成散客区及包桌区,客人可根据人数多少选择桌位。像小院这样的餐厅,桌椅自然不会用一般餐馆的沙发座,所以选用的还是棕色漆刷的木桌木椅,与餐厅的装饰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包间:民俗元素小院的包间大小不一,装饰风格也各不相同,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其设计思想都是中国传统家居及民俗元素,传达的是纯粹的中国装饰风。
餐厅最大的一间包间是猎户厅,面积约20平方米,从屋顶到墙面,从装饰到地面,装饰灵感全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猎户人家,年纪大点儿的食客到这儿会联想起《智取威虎山》里的猎户人家。厅里的屋顶全换上了长约30厘米、粗约10厘米的一筒筒带皮原木,中间挂的也是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山里猎户常用的马灯,散发着有些晕暗的暖光,想来山里猎户从林海雪原深处走来时,这一星灯光就是心底家的呼唤吧。墙面仍用的是白墙,但一面挂了一支真正的单筒猎枪,据说装上子弹,打几支野兔不在话下。另一面挂着一个雄鹿头,下面还挂着几块整兔皮,墙上还有一块整獾熊皮,也是猎户人家常见的装饰。几个屋角都有木棍绑扎的架子,上面放着各种虎、鹿、獐子等山野动物模型,强调的也是与猎户生涯有关的信息。屋里的桌椅极富特色,使的是一块比床板更长更宽的木板作为桌面,椅子则配的是长条凳,和铺了兽皮的靠背椅。这样的桌椅,恐怕也只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山里汉子才能相得宜彰吧,这对习惯了职业生涯精致生活的白领们或许就是一种拒绝不了的诱惑。
其他几个包间也各有各的特色,有婚俗厅的红顶红墙,大红喜字大红绸;也有布贴厅的民族蜡染和扎染布做的墙饰;有脸谱厅的京剧花脸、傩戏面具、根雕人脸,塑料鬼脸营造的奇幻迷离;也有民俗厅里的火炕、大花被面,墙上的领袖人像等,活脱脱是1960年代的乡居人家。几个厅的过厅里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民间杂什物,竹簸箕,竹提箩,竹提篮,木斗、皮酒袋、马灯、油灯,不一而足,每个物件都与中国人的家常记忆紧密相连,唤起每个食客童年、家庭、老房、长辈等各式各样有关生命的鲜活的记忆。
作者:李忠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