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管网集中试压工艺
0 引言高层建筑大面积管网试压,是高层建筑机电安装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消防、空调、锅炉、污水处理、自发电机组等均需要配置大量的管道,形成了庞大的管网。
因此,我们亟需在管道施工过程中未雨绸缪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试压工艺,以期将试压操作集中规划管理,达到一次投入多次使用,节约电力及水资源。
笔者以一个工程实践为例,详细阐述在该工程实例中集思广益开发并取得良好效益的一套高层建筑管网集中试压工艺,以抛砖引玉与读者交流。?
1 工程概况
惠州市中银先科国际大厦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江北20号小区,建筑面积40000m2,包括有商用裙楼及酒店、公寓用塔楼,主体高53m,共16层(地下2层),1999年11月竣工。其管道安装工程为全功能系统,涉及有给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及空调系统(冷却水、冷冻水),各种管道总长为30000m.该管道工程安装量大,系统复杂,参与的施工班组多,工期长。?
2 总体思路?
2.1 变无序施工、无序试压为有序施工、有序试压
有序集中试压,前提是有序施工。建筑安装企业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对于在非正常条件下的穿插施工,不能误认为可以背离施工程序而到处开花。常见各工程的多头多部队到处插入,多处局部管段独立开工导致各种弊病,无不隐患多多。解决这个问题和保持施工质量水平,只能依赖统一的质检标准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向各施工作业班组或队伍提供一个简便可行的检验办法。?
2.2 吸纳已成熟的试压工艺,承前启后
从该大厦各管道系统的特点中,我们找出各管道系统的共性:均为低压管道,工作压力均在1.2MPa以下。各种管道的工作介质以水为主。而各系统的差别仅在于冷冻、冷却水为循环系统,消火栓、自动喷淋管系统为树状系统。
我们进行的第一步工作是在定检测补漏制度和安全措施。
集中试压突出一个目标:在主管试压后交付油漆或保温,在支管试压后经油漆保温后,交付装修装天花。?
3 试压工艺操作?
3.1 管网管道集中试压配置
水源部分:水池或水箱(钢制),承接施工临时用水及回收试压用水,设大流量补水泵。?压力源部分:水压试验机或高扬程水泵(流量6.8m3/h:功率7.2kW,扬程150m),电触点压力表;系统切换阀门若干个。
连通部分:钢管、阀门、压力表。
其余按原使用管道布置。?
3.2 集中试压系统工艺说明及操作细则
(1)水源从水池、水泵直接打入试压系统中。水泵由电触点压力表控制,执行系统大水量补水及低压区(0.4MPa以下)的升压的任务。
(2)高扬程水泵由电触点压力表进行压力控制。非试压状态时,保持原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试压时,调定试压系统压力。
(3)压力传输路径:在设备层输出的主管井附近,把自喷、消火栓、空调水、给水等立管连通起来,由阀门切换压力传输路径。
非试压状态时,系统设定保持消火栓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试压状态时,系统可设定某一根主管输出,也可以同时由两根以上的主管输出,以适应多个试压点的需要。?
3.3 在试压时要注意以下安全操作要点
(1)操作试压人员须熟悉各管道系统的流程,熟悉试压源各阀门的作用。
(2)试压工作由管道专业施工组的一个施工技术员专职负责,专门组织和指挥。
(3)单一系统试压时,开机前应检查不参与试压的其他系统的阀门是否关闭。
(4)试压前,向参加试压的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试压后关闭已试压管段前阀门,把该段管压力降至常压。
(5)在试压源附近显眼处,张挂有试压系统图和程序的牌子,便于操作。
(6)运行时,检查水箱水位、水泵轴承温度、压力升降及管道是否渗漏等情况。?
4 工艺特点
实践证明本工艺通用性强。各班只要在事前通知施工员,均可进行本身所装管道的水压试验。
有了这个集中试压系统,特别有用的地方是它可使已装好的管道抢在安装后装修前试压,避免了因渗漏对装修造成损失。
又因试压有序有组织,防止了其他施工队伍对已装好已试压管道的误拆、误改。在施工期间提供了消防水源,可应付突发性火灾;可回收部分试压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但应该注意到,本工艺的实施和改进,还有赖于在工地设置和完善现代的通讯系统,以在高层建筑内应付突发性的问题。在管道清洗时,室外排水系统未完成时的排水去路尚有待处理。施工期间临时消火栓的安装及维护要与多个施工单位协调,不易统一意见。?
5 结语
高层建筑管网集中试压工艺在坚持按程序施工、按规范施工的前提下,补充和明确了规范中不作具体规定的试压工艺。
该试压工艺的确立,连同管道施工中的其它工艺一起,形成了完整科学合理的工艺体系。其对工程施工组织的指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为制订管道施工办法确立了试压部分的充分依据。?
参考文献
?1 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编。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部编。现行建筑设备规范大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