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脉的延续途径
内容摘要:本文从景观艺术设计学科的角度,就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脉的延续途径在历史延续性、空间连续性,多样统一性、心理继承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论证了历史地段的正确延续不仅在整体上作用于未来城市景观结构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对历史地段景观文脉作深层挖掘、策划、更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景观设计突破。关键词:城市景观、历史地段、文脉、设计途径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来源于语言学的定义,有人将它译成“上下文”,它的意义是来表达我们所说、所写语言的内在联系。一个词汇,一个句子的意义独立存在时,它的意义是有限的,不明确的,需要根据其所在的整个段落,整篇文章的意义而决定。广义的理解,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引申开来,从景观艺术设计角度来看,是关于人与建筑景观,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城市景观与其历史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有人称其为“一种景观文化传承的脉络关系”。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总的来说,这些关系或系统都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必然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只有对这些关系的本质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城市历史地段景观的丰富性才能被理解,景观文脉才会更清晰,或者说一个新的景观空间的意义才能被引申出来。
强调城市景观文脉,就更强调其文脉的延续性,历史地段景观的延续是由景观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共同构建起来的,而“历时性”是其基础。所谓“历时性”即城市景观构成有一种历时的过程与先后顺序,以历史的遗存给人以自然、亲切而不刻意的印象,多指城市历史地段的历史纵向关系:“共时性”是指地段景观的建筑、场所、设施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在同一时空中,在“四维空间”中作为共存的事物呈现,多指景观不断更新的部分,是否与历史部分相匹配,兼容、协调。因此,要想实现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脉的延续与更新,就当前景观艺术设计实践来讲,只有做到“共时性”的横向关系与“历时性”的纵向脉络相协调,才可能实现。下面就历史地段景观文脉的延续途径分四部分分述如下:
一、历史延续性
城市是一个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城市景观是与这一机体的时间与空间纬度相关联,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动态的演变之中,城市景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演化与更新。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作为人文景观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景观的地域特征,这种特征所形成的城市总体格局久而久之作为景观特色成为人们的共识;另一方面,在城市演化的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人工景观作品及其有历史印记地段中的场所、建筑、环境,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作为“人化自然”成为值得珍惜和保护的历史遗产形成了城市人文景观的基本特征。这种地域特征及人文景观特征,共同构建起城市独特的景观风貌,很显然“景观风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是历朝历代痕迹积累的结果,而“景观风貌”的延续正是城市自然景观历史与人文景观历史的不间断演化与更新的结果。
保持城市历史地段的历史延续性,是保持城市“景观风貌”延续的必要条件。同样对历史地段仅作一次性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就形成该地段的“景观风貌”是不可能的,一定历史时期只能是在地段原有景观基础上延续或更新它的特色。因此对于“历史地段延续性”较确切的表述是:在该地段原有历史信息的基础上,
将新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手法与历史信息连接起来,而这两种信息都应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但新的信息应当反映当代的特点,在这里历史信息的传递,使得城市景观具备了生存的传统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鉴于文化上的原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个体对城市景观的认识是有差异的,甚至有根本性的区别。但是,对历史性景观的普遍认同都原于历史地段由内容到形式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历史延续性在当今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中至少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历史延续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根与源,城市的景观设计实践,只能在保护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更新,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一根与源的本质,城市在丧失传统的同时,也将被现代所抛弃。
2.历史延续是建设独特城市景观的基础,当一座城市能够深刻的体验他的历史演绎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就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并外延其独有的景观、气质、特色,也才能够建立持久的吸引力。
3.历史延续是城市景观创新的原动力,人类历史是人们为了改善生存状态而不断突破物质和精神的现存局限所进行的努力,因此,创新是人类生存的动力源泉,历史地段的延续不仅在整体上作用于城市景观结构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对历史价值深层挖掘、创新、策划并不断更新,实现新的突破说明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对约定成俗一种突破。
二、空间连续性
在城市中不同类型的历史地段具有不同景观形态,这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结构,科技水平、文化背景状况以及人们的风俗不同所形成的。因此要保护城市历史地段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必然要求其景观形态空间的连续性。在所有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历史地段,虽然各空间形态不尽相同,但却有很明晰的空间秩序。比如生活类历史地段多是线性多变的街巷空间为主,结构多层次,并相互渗透贯通,所采用的是一种往复循环式的序列空间形态。文物类历史地段则大多表现为点状封闭的结构,总体上是属于通过围合限定形成的内向空间,景观布置也有内向、内聚的特点。产业、商铺类历史地段多具有独立的边界空间、形态则更强调垂直界面的围合作用,这种空间感与边界空间的性质、规模、形体、尺度材料质感及构成方式有关,因此处理起来更加考究。以上都说明,无论是何种历史地段的空间形态,都能使人们理解环境在空间与时间中所形成的过程。如果景观空间延续符合了上述空间的特点,并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那么这座城市的文脉与环境就会给人以明晰的认同感,并展现出应有的文化品味。
每一处历史地段都有着明显的空间特征,这样才有易于识别和记忆,与其它地方不一样才能够生动和引人注目,这些是感性认识必须具备的客观基础。对某一地方的人来说,这有助于加强他们的乡土感情,而且这也是反映各地不同景观风貌的标志。因此,城市历史地段的景观空间设计,应是对其空间组合的有机连续;同时也应是历史地段空间形态不断生长、更新的过程;地段内新旧建筑及景观设施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段的变迁和发展,力求做到在连续地段原有空间序列的基础上对地段的历史遗存加以新的解释。
三、多样统一性
每一座有特色的城市,其景观特征并不仅仅只是取决于城市中的主体标志物,更多的是有不同历史地段中的场所和普通建筑环境所具有的多样性决定的。这种多样性环境是人们多样生活内容的物质反映和历史积淀。凡是城市历史地段多数具有较复杂的街区结构,多样的空间形态、多元的民居生活,这是因为历史地段的形成一般都经历了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历史地段的形成,而每一个因素都可能会变异地段景观的样式与风格。可以说历史地段的景观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在中国很多古城镇都有所体现。历史地段街区的形成反映了使用者在传统营造心理的影响下,根据自身所需及各种具体情况确定建筑功能和环境样式,并且始终有改动的可能性。同时,在同一文化心理的影响下街区的各种建筑或景观虽然形态各异但又产生了一种亲缘关系,所以凡是老街区看起来往往是形态多样丰富,但又整体统一。老街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与丰富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感受,时常会有戏剧性的空间效果,让人们体验高度丰富的生活情趣。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掌握历史地段景观多样性这一特点,只用单一的设计方法,片面追求平面几何化形式或轴线对称构图,只会造成城市景观的平庸和陌生。可见有些地方所新建的“景观街”或“商业街”与真正的历史街区的差异,除了各自传达的历史信息不同外,而前者所缺乏的生趣感是与其缺少应有的多样性有关。
四、心理继承性
城市历史地段的实体环境是历史的存在,而对历史存在文化上的认同构成了历史的记忆,尽而构建起依附于特定环境的传统心理,因此,传统心理的延续就是文化上的延续。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市民在追求什么”。文化对城市景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根深蒂固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景观。生活在城市历史地段中的人们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其所属的实体环境,共同构成了历史地段的全部特征。保护历史地段的历史信息,不仅要保护实体环境同样也要对地段中人们的真实生活方式和传统心理加以保护,张扬优秀的传统民俗、民风,使其与物质环境共同继承下去。
然而,如今在许多城市历史地段的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过度地商业活动,以及所谓“时尚”气氛的渲染,导致一些城市历史地段过度商业化、“现代化”。这势必造成对原有历史地段文化传统的冲击和破坏。城市历史地段实物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同样历史地段原有的民风、习俗,传统生活方式的流失就更难恢复。追求城市历史地段经济文化复兴是正确的,也是景观艺术设计对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使命之一;关键是历史地段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及其与之配套的设施、场所及形象设计,必须与原地段的实体环境、文化环境相适应,并做到和谐统一,才是历史地段文化长期存在发展的根本,才会是城市文脉真正延续的福祉。
结束语
纵观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处在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和变迁中,然而在飞速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传统的独有特色正悄然隐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所谓的重建“复兴”着。历史地段原本的景观形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正被同质化、工具化、平庸化。因此城市历史地段的延续在今天显得就越来越重要,正确地保护原有的历史地段景观会使人感到文明的延续,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使城市充满记忆和历史的细节,而是要使未来的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只有当一座城市能够深刻地体验它在历史演进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身,也才能够以独有的景观、气质、特色而面对世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