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结构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主要是为了克服因温差使混凝土收缩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取得数据。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一般在室内或土中为30m左右,在露天则为20m左右,如考虑沉降的话,通常在主楼与裙楼交界处裙楼一侧第一跨1/3处附近设置。后浇带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确定,若设计无要求,一般至少保留28d以上。后浇带宽度应考虑施工方便,避免应力集中,其宽度一般为800~1000mm.后浇带内的钢筋应确保完好。一、后浇带模板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模架及模板、梁、板应为受弯构件,跨中下部受拉、上部受压,从后浇带拆除时间滞后的实际情况考虑,要求根据后浇带的宽度设置单独的模架及模板。否则,拆除模板时必然会影响后浇带处模板及支承的安全和稳定性。一旦模板支架及模板松动,梁、板就会由受弯构件转为悬臂构件,改变了原设计的受力特征,从而带来梁、板靠近支座处上口出现裂缝等质量事故隐患,更何况综合定额数据反映,后浇带定额费用与混凝土梁、板结构定额费用相差较大,说明定额取费已考虑了此项费用。建议最好采用后浇带所在跨整跨梁、板底模板及模板支架单独支设、滞后拆除。如果考虑施工方便及节约费用,在有足够保证措施的情况下,可折中采用梁底支架及模板整跨支设,后浇带板底模板及支架分别向两边伸出500~1000mm,以不影响其他部位拆模,又能有效支承此部位结构荷载为出发点。具体支设要求同常规方法。需要强调一点,支设上一层模板时,模板支架不可以支设在下一层后浇带所在跨梁、板上,特别是后浇带附近。
二、后浇带处的钢筋绑扎
分两步走,第一步按设计要求制作绑扎有后浇带的这一跨梁板原有钢筋,确保钢筋规格、直径、间距符合图纸从规范要求,验收合格;第二步按设计后浇带加强筋要求的规格、直径、间距绑扎好加强筋,验收合格。常规作法:梁内上、下分别增加加强筋,规格,数量按设计要求。板内增加的加强筋常取原受力钢筋截面积的一半以上,当然具体钢筋多少,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并积极做好隐蔽工程验收。
三、后浇带留设形式
后浇带—般留设在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通常后浇带留设有3种形式。
从受力上看,后两种方式受力合理,后浇带与原混凝土接缝较好;从施工上看,前一种方法施工较为方便。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
四、后浇带停滞时间及钢筋保护
由于后浇带施工一般在已浇筑混凝土收缩变形大部分完成,沉降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有主、裙房的工程通常要在主体结构封顶和裙房均完成28d以后才能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后浇带处梁、板钢筋,特别是板钢筋所采用的低合金圆盘筋易生锈,从而影响其受力性能,所以要对钢筋采取保护措施,可直接采用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包裹的方法,以取得防锈的效果。这种方法适用性强,成本低。
五、后浇带施工
1、施工后浇带应选择气温低于主体施工时的气温或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并提前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后浇带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
2、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该用钢丝刷清除掉为防止钢筋生锈而包裹的砂浆,同时对外露的钢筋除锈,并把松扣的受力钢筋、分布钢筋重新绑扎好,特别要注意梁处板负弯矩钢筋的位置、间距、弯钩朝向,如有变形必须纠正或更换,并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先清除垃圾,模板残片、水泥落浆、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特别是梁板接头钢筋边缘处上、下口由于漏浆而引起的孔洞和松动砂石,必须全部清理,并对表面相对较光滑的混凝土而进行凿毛处理,有油污的要按规定清洗。
4、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湿润不应少于48h.在浇混凝土前应清除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
5、后浇带混凝土一般采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加入相应的微膨胀剂拌制,但必须注意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混凝土提高一级。
6、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接槎处刷一层素水泥浆后,再铺设10~15mm厚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再按施工配合比要求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从后浇带边缘开始,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振动棒直接靠缝边振动,并按规定留置标养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建议考虑混凝土收缩,后浇带应比原结构混凝土板面高5mm左右。
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对混凝土表面用薄膜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其敞露表面均应覆盖严密,并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不得在其上踩踏。采用饮用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使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为准。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时间至少15d以上。
8、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数值后再拆除模板,并检查有无裂缝。
9?离后浇带两边边缘50cm处用水泥砂浆做围堰,做24h蓄水试验,检查有无渗漏水现象,如有,则必须进行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