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浪 嗯工作室:关于震后"集装箱式"临时住宅的设想
灾后最重要的工作是为地震中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临时过渡居住的地方,现根据豆瓣网友“格格不入”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已经开始启动拟为灾民建可居住两三年的过渡性住房的决议。这批临时住房可能将会发挥两到三年的作用直至新的城市完全修建好,因此个人认为这批临时住房的修建应具备以下几点:
1, 快速搭建,可从现在开始约在一个月之内大规模搭建完成,(这一个月的时间可以依靠帐篷过渡);
2, 具备相对较长的使用寿命,至少是两年,因此这种建筑将比现在所看到的临时帐篷就算是比较专业的军事帐篷坚固很多;
3, 尽量节省成本,因为此次临时建房的规模巨大,最好可进行重复利用,或直接使用现有材料进行改装和搭建,避免出现使用之后大量废弃材料需要回收处理进一步增加成本。
就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灾后临时安置的办法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建筑师参与到灾后临时居住建设的例子比较著名的有日本建筑师板茂设计的纸筒结构住宅,搭建较为方便,可指导灾民自主修建,类似使用周期较长的帐篷。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在台湾也曾设计过木结构的临时居住社区。另外也有大量的做法是使用塑料合成材料生产的临时居住单元,但这种做法成本较高,大规模生产周期较长,而目前汶川地震受灾面积较大,受灾城市众多,此种办法在成本和规模上都存在问题,并且城市新建完成之后,塑料合成材料的回收和处理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个人认为,作为建筑师现在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如何做一个临时建筑的方案,这个问题可以留做下一步具体操作时进行深入设计,我相信,临时建筑的设计办法和搭建方式并非建筑师所要费力处理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地理区域背景下选择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临时规划办法、以及如何选择和调遣搭建建筑的主体材料。
关于集装箱临时住宅
集装箱临时住宅也是灾后一种重要的临时居住方式,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我个人认为采用集装箱作为现成的建筑材料在此次灾后临时居住安置中将是比较合适的一种选择。原因如下:
一,集装箱现成的单元式模块为临时建筑提供了最简单可靠,并且可以批量生产的坚固的建筑基本结构单元。
二,集装箱可以尽可能的重复使用。在城市重建完成之时,临时建筑中的居民重返家园之后,集装箱仍然可以重新返回码头用作货运,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不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更不用考虑对临时建筑弃用之后带来的废弃材料的回收销毁这一环节的费用。因此,这一方式除去集装箱安装和运输成本之外,临时建筑的主体结构造价几乎为零。
三,集装箱的尺寸规格统一。由于按照国际通行的工业运输标准生产,四角都有吊装件,因此所有国际社会所提供的建造吊装技术设备都可以在此次灾后临时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而无需再次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技术设备支持,节省建造环节的研发过程。
四,相对帐篷或其他有机材料制作而成的临时建筑,集装箱更容易打扫和消毒以保持清洁(可直接使用高压水管冲洗表面),这对于灾后临时安置区可能爆发的瘟疫或流行传染病的可能也降至在较低的水平。
实际上,使用集装箱作为临时建筑的主体材料并不是笔者作为一个建筑师的突发奇想。在西方一些国家已有实际建成的案例,荷兰由于住宅紧张,曾大量的将集装箱改造成为学生宿舍供学生居住。另香港作为一个物流业发达的港口城市,也有大量的废弃集装箱,当地的因城市建设所使用的临时工人住房大多采用集装箱改造而成,而香港街头的临时售卖部、便利店采用集装箱作为建筑也非常常见。2004年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香港中文大学对香港集装箱建筑的研究一书也详细的介绍了集装箱建筑的形制和建造办法(有关建造的具体事项留做下一步实际建造时讨论)。这些资料以及实际改造项目也为本次灾后安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建造经验。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进行灾后临时安置建筑的建造都不只是建筑师提供单方面的技术和建造知识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选择建造方式还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根据当地的区域地理如何调配社会物质和人力资源。这也是我认为集装箱方式比较符合此次灾后安置建设的原因。以下是对采用“集装箱”方式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关于“集装箱方式”的区域地理分析
现汶川地震受灾主要城市分部在两条主要的国道沿线,即108国道和317国道沿线。108国道串接其成都、广汉、德阳、绵阳等重要的工商业城市,317国道从都江堰市开始串接起都江堰市,映秀镇、汶川县等受灾较严重的中小型乡镇。
从地震烈度上来说,317国道这一线的受灾较为严重,从地震损失角度来说,108国道一线都分布着四川省最重要的几个城市,经济损失肯定大于317国道一线。但108国道一侧分部这四川主要的铁路交通,在今后两三年的重建过程中这条铁路将发挥主要的物质运输作用。而在317国道一线陆路运输情况则不容乐观,先不说完全修复这一线国道直至其能够承担起运送全部救灾物质所需的时间,就公路运输大型物质的能力、效率和成本来说也远远不及铁路和水路。而这一线国道大部分路段是沿岷江而建,如果岷江航道能承担起灾后这一线救灾物质的水路运输,情况将大为改善。
笔者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于岷江航道的资料。从左图中可以看到,岷江在宜宾市汇入长江航道,连接至此次受灾较轻的长江上游城市重庆市。根据网上资料,岷江航道从宜昌市直至乐山市可行驶中型船舶(即是在长江上游可常见的那种一个机动船拖动多个载货驳船的那种)。在乐山至成都段的岷江航道,根据眉山市人民政府网得到的消息,也已于2006年6月完全通航(其航道全长186公里,工程投资4600万元)。而从成都到都江堰市再至汶川县一段航道长约150公里,但这段航道可收集的资料较少,笔者只能通过这几天电视报道的画面判断:如果对河道部分因地震受阻区域进行小规模治理可行驶小型货船。如果以上对岷江航道的分析和猜测符合现实情况,那么水路交通将一部分缓解对这一线大型救灾物质的运输压力,当然大型救灾物质主要是指针对灾后临时安置建筑的主体结构单元的集装箱。
按照上文中的乐观猜测,重庆市作为最靠近灾区,并拥有直接出海能力的西南重镇,也许会成为今后两三年内灾区大型赈灾重建物质的集散地。而重庆市内也拥有多个大型的集装箱码头,临时建筑的主体材料——集装箱和建造设备可在此集结,然后分装于由小型货船组成的船队运至都江堰市和汶川线之间的岷江航道两岸。同时这些运送过去的集装箱本身也可装载在重庆集结的赈灾物质进入灾区。
如果以上设想和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一致的,届时将会有两条主要进入灾区的路线,一条是经由成都市集结的小型赈灾物质即为灾民提供的生活用品:饮用水、食物、衣服等必须品从317国道进入(上图中红色线条所示);另一条水路和317国道几乎重叠,这一条路线将承担其主要运送经由重庆市集结的大型赈灾物质即临时建筑的主体结构和建造设备(上图中蓝色线条所示)。因为这两条路线进入灾区后几乎是平行的,因此将在主要受灾城镇的沿岷江河道靠317国道一侧附近形成临时安置据点,即保证大型赈灾物质的进出,有保证被安置灾民的生活必须品。
两三年城市重建之后,这些临时建筑可再次拆卸成集装箱,返回重庆集结,并重新投入使用。
改造办法示意
目前现行的集装箱尺寸都依照国际统一标准,宽为2.438米,高大约在2.5米左右(有的集装箱稍高一些,因为高度不影响集装箱的堆放和吊装),但长度上有两种不同规格的集装箱,分别是长为6.1米的小型集装箱和12.2米大型集装箱。两个小集装箱在长项上组合在一起可和一个大集装箱的模数匹配使用。集装箱在两边开门,为了最低程度的对集装箱进行破坏(以便于日后重新使用),建议不再在集装箱的长项开设门窗,同时避免出现过大进深,建议临时住宅单元采用小型集装箱作为临时建筑的基本单元。改造原则为不破坏集装箱本身,并满足小进深的采光通风要求。
政府可根据受灾群众的实际情况,结合集装箱固定的尺寸,制定几种简易的家具设计标准,进行快速批量生产。
同时这种组合模式结合安置区的管理办法,以一个院为管理、救助、服务单元,每个院设立一个公共服务区,大量生活性劳作可在这些集中的公共设施中完成,例如洗衣、就餐、洗漱、卫生等活动,赈灾物质也可囤放在此,集中进行管理和配送。单元院的规模视实际情况而定,多个单元院可形成组团,组团内设置政府办公地点、学校、医务等更集中的基础服务设施。
使用集装箱方式需要解决的几点重要问题
以下论述是以集装箱方式进行建设的可行性建议中已经想到的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现稍做对问题的罗列和对解决办法的陈述,在实际操作中能遇到的问题可能远不只这些,但根据一些成功改造集装箱的案例,我相信能够很好的解决。具体的建造办法留做日后讨论。
1,隔热问题。马上将进入夏季,集装箱空间封闭,金属外壳受阳光直接照射产生室内高温,有效的措施是加建石棉瓦屋顶、使用遮阳布整体覆盖或加建屋顶蓄水池(也可作清洗集装箱所用)。总之要在集装箱顶层增设一个空气隔热间层。
2,沿江建设所导致的岷江上游生态污染问题。选择在临江建设安置区最初考虑是临近水路,并且紧靠317国道,方便赈灾物质的运输,同时临近水源,可就地解决大量生活用水问题(除饮用水外)。但临江建设因不可能再重新大力建设城市污水管网,有可能会导致这两三年中生活垃圾对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污染。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管理和临时规划所制定的条例。但同时考虑到集装箱方便运输,建议多采用集中式公共厕所,定时由车辆或船舶运送生活垃圾到统一的处理场进行处理。一来避免临时建筑复杂的管线工程,节省成本;二来避免因施工过于匆忙而导致垃圾外流带来污染问题。
以上是对灾后灾民临时居住建筑收集到的资料、想到的点子以及个人建议,从一个个人和微观的角度出发,主要资料均来自这两天在网络上的收集,如有不合现实具体问题的地方,望修正并给出建议。
由于现在进入灾区实际调研较为困难,以上的建议是应现目前所收集的资料而得,争取近日能附灾区调研,可能调研之后会提出新的建议和看法。如能参与赈灾工作或协助其他建筑团队或政府机构,我们愿意义务的贡献力量。
【附】嗯工作室简介:
嗯工作室创办于2005年末,2006年10月成为一个注册的独立学术研究和建筑设计工作室。其主要成员来自重庆和广州。工作室致力于以建筑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以跨学科的方式对城市关系中的动力机制进行综合研究与成果开发。嗯表明对研究对象、方法、结果的可能性的开放。
转自:http://blog.sina.com.cn/xulang060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