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集体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造略谈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市城镇集体建筑企业起步较早,人才多,基础实,优势发挥得比较充分。无论是高、大、难、新工程的承接,还是在援藏工程建设中,都取得了好成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城镇集体建筑企业机制不灵活,产权不清晰,吃大锅饭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从1998年开始,市建管局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结合本地实际,对城镇集体建筑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股份制改造。本文结合我市城镇集体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造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城镇集体建筑企业改制的背景
1.从宏观环境看改制的必要性。从大环境看,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已作了精辟的论述,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乃至21世纪中叶的发展任务、目标和方向;国家把住宅建筑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以城镇建设作为重点的新建改造工程要加快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建筑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和改造,并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建筑企业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也应根据国家的需要,高效率地发展起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行业内部形成和发展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骨干企业。总之,从国家大局看,从宏观环境看,搞改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从相关县市看改制的迫切性。近年来,我市建筑业坚持走“质量兴业”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建筑队伍不断优化壮大;建设项目门类不断齐全,并逐步形成了一大完整的建筑产业体系;建筑业务不断拓开,并向国际市场逐步迈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工程合格率达 100%,优良率保持在40%以上;先后创出一大批优质名牌产品,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杯84只;1994年,1997年两次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建安产值逐年上升,每年达50亿元以上,为我市经济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放眼省内与其他先进县市相比,我市建筑业具有一种危机感。如东阳市这几年全面推进建筑企业体制改革,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规范化的责任有限公司,并努力争取公司股票上市,该市的浙江广厦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浙江省建筑业首家上市公司。宁波市积极扶植龙头建筑企业,涌现了诸如浙江宏润集团、宁波建工集团、龙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的“巨人”企业。台州市建筑企业在专业施工领域大做文章,黄岩腾达路桥公司在全省专业施工队伍中一支独秀等等。但反过来看我市的建筑业,存在着个体实力不强,规模偏小,改制动作不大、力度不够等等。从相关县市的形势看,我市建筑企业改制已刻不容缓。
3.从我市实际看企业改制的可行性。我市建安企业中,具有一级资质的企业7家,各企业经营状况如按好、中、差来分,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前些年,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原先建筑企业拥有的机制优势已逐渐丧失,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忽视生产性投入,企业难以上规模、上档次。根据中央的方针和我市的实际,都说明建安企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完成改制,然后才能以资产为纽带,组成股份公司,形成强势企业;而且我市建筑企业中,低资质企业都是老企业或是亏损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经营。作为城镇集体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向大企业靠拢、合股经营才是出路。因此从小范围看,改制是利多弊少,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二、我市城镇集体建安企业改制的思路和操作
我市城镇集体建安企业改制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主题,建立两个机制,实行三种形式,达到四个目的。”一个主题,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题,重点是做到产权明晰,即“重事实,谁投资谁得益‘;建立两个机制,即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实行现代化的”公司制“,提倡经营者持大股,为全体股东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主人翁“的优越感,以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的能动作用,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三种形式,即有限责任制、股份合作制、民营制;达到四个目的,即明晰产权、优化股权、落实债权、明确职权。明晰产权是前提,优化股权是基础,落实债权是重点,明确职权是关键。围绕这一总体思路,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宣传发动,统一思想。由于我市建筑企业存在点多、面广、线长,职工分散等特点,职工中普遍存在“改与不改一个样”, “改了还不如不改”等思想顾虑。因此,做好宣传发动,激发广大员工对改制的热情,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上述实际,市建管局千方百计做好思想上的统一工作。如浙江八达建筑公司(即诸暨三建公司),首先在公司内成立了宣传发动领导小组,分头到有关工地进行宣传,并在此基础上召开职代会,进行深层的发动。通过宣传达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改制与个人前途的利益关系:统一改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统一改制对我市建筑业的推动作用;统一改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八达公司改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工作做得深入。
2.明晰产权,界定归属。作为白手起家的集体企业,要凝聚人心,使大家来参与改制,产权界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对此,我市确定了“尊重实际,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以“浙江大东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原诸暨七建公司)为例,在做好深入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界定其归属,并委托审计事务所进行了评估。经评估,确认该公司1998年 11月30日资产总额为1488万元,负债总额837万元,净资产651万元。
3.政策剥离,量化配股。从改制的各个环节来看,确定资产归属,并进行量化配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此,市建管局指导企业把量化配股作为重点。根据建筑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等实际,把下属企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另一类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来说,智力密集型企业的人股面要广一些,而单位股权要相对小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则相反。
从这一理论分析,浙江大东方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采取了政策剥离后“量化配股”和增量扩股同步进行的做法,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和国资局确认,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31.5万元,根据有关改制政策,提取坏帐准备金15万元,提取社会保障金98万元,提取职工保障金97.4万元。剥寓教学楼固定资产 54万元,剥离职工食堂固定资产49.5万元,公司可量化资产为337.6万元,占企业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51.8%。根据职位高低、贡献大小,净资产折股量化给参股职工,并按比例实行现金配股,在量化配股基础上同步进行扩股,并吸收社会资本参股,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
4.确定方案,建立机构。市建管局要求改制企业制定《改组实施方案》,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再由主管部门和体改委批准后,企业职工根据规定的类别按量化数额和配股比例缴纳现金人股。方案中体现了核心层持大股、技术要素、智力要素参与分配等原则。对于企业的组织形式,不搞“一刀切”,做到“一企一策”,以尽量适应市场的需要。根据《公司法》的要求,指导各改制企业建立了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体制,主要是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设置了党、工、团等职能机构。以浙江八达建筑公司为例,建立组织机构做到了“三个明确”,即: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的职责明确:决策层(董事会)的职责明确;经营层 (经理班子)的职责明确,并且在公司内部实现了资本所有者与经营机构相分离,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大提高。机构设立后,各企业还理顺内外关系,规范管理体系,以真正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
三、我市城镇集体建筑企业改制的成果
从我市已改制的6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企业发展的步伐加快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更高了。具体表现在;一是经营者控大股后,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经营者的责任性和压力明显地凸现出来了;二是经营层、管理层持股后积极参与管理、关心自己的利益;三是持股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职工成为股东后,既是生产者、管理者、又是投资者,更加关心公司的发展和命运,变以前的被动接受为现在的积极参与,变以前的“要我干”为现在的“我要干”,主人翁责任感明显增强;四是调动了资本所有者对资本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这方面的权益。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民主决策的氛围。五是经营者的管理权、决策权得到保障。特别是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之后,按资产权益确定经营者,并抛开旧体制的束缚,达到了“群众安心,政府放心,经营者舒心”的目的。
浙江省诸暨市建筑业管理局·汪建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