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
一、惟有数字化才能生存21世纪是知识经济在全球成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世界实现全面信息化的世纪。信息化浪潮带来了一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的革命。同时21世纪也是继续推进城市化的世纪,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为基础的信息化革命带来一次同时新城市化革命的时代。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的需要。因此,十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逐步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信息化,而城市信息化的目标就是建立数字城市。这是因为,第一,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特征。第二,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城市信息化对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是城市国际化的需要。快速的全球化加速了城市国际化的步伐,城市日益融入到了全球的概念框架之中,提高城市的区域和国际竞争力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而城市信息化将为全球化的实现和全球城市体系的构建提供物质基础和社会保障,是其实现的前提。同时,城市信息化也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其次,城市信息化是城市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转型,这为城市实现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城市信息化可以帮助城市经济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因此,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第三,数字城市是解决城市病的最优化方案。城市化在让人类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受到城市病的困扰,全球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更加重了城市病的流行,使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人类深受其害。目前世界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他们中的贫困人口约有15亿,至少有6亿人没有足够的住房,11亿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仅因饮水不洁每年就造成1000万人死亡。此外,日益恶化的基础设施及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疾病、失业、犯罪、城市治理资金匮乏和管理者决策水平低下等问题,不仅威胁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而且威胁着社会凝聚力和政治稳定。建设数字城市可以提高城市行政管理水平,有效配置管理城市资源,包括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适应技术的飞速进步,致力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如何结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水平,探索出一条应对信息时代的城市化道路,成为重大的课题。因此,加强对城市信息化问题的研究,是加快我们城市信息化进程,实现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达到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最终实现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选择数字城市建设作为我国城市信息化目标,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数字城市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经济社会特征)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涵盖城市生产与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从技术层面来说,数字城市就是以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包括航空、卫星遥感影像)、数字地形模型(DEM)、城市三维景观模型为空间定位的基本信息数据,结合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人口、商业、农业、林业、工矿企业、渔业、水利、金融、电讯、电力等等我们所关心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与决策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交通指挥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等。数字城市为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的综合体现和整体目标。
三、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
1、建设数字城市基本任务之一:实现政府上网
从世界范围来看,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把推进发展中国家政府信息化作为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政府上网被列为第一位,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政府上网的应用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电子政务:在以电子签章(CA)及公开密钥等技术构建的信息安全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EDI进行通信及交易处理。
2)电子采购及招标:在电子商务的安全环境下,推动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供应商连线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3)电子福利支付: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智能卡等技术,处理政府各种社会福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交付受益人。
4)电子邮递:建立政府整体性的电子邮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之间及政府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
5)电子资料库:建立各种资料库,并提供人们方便的方法透过网络等方式取得。
6)电子化公文:公文制作及管理电脑化作业,并透过网络进行公文交换,随时随地取得政府资料。
7)电子税务:在网络上或其他渠道上提供电子化表格,使人们足不出户从网络上报税。
8)电子身份认证:以一张智能卡集合个人的医疗资料、个人身份证、工作状况、个人信用、个人经历、收入及缴税情况、公积金、养老保险、房产资料、指纹等身份识别等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政府部门的各项便民服务程序。
如果政府上网工程不能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建设数字城市的目标。政府上网工程正是数字城市基本内容。政府通过上网工程实现政府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政府除提供一般性的网络信息服务之外,将逐渐建立网络政府,从而开启政府管理的全新时代。数字城市的建设不单是目前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与世界交流的需要。实际上,各城市的各行各业各部门,都已经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这些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因而可以说数字城市的建设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建设数字城市基本任务之二:发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影响整个社会和时代的一次经济革命。如果说互联网在改变着社会,电子商务则在改变互联网。它不仅改变我们经营的途径,而且改变我们购物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就目前来说,电子商务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新事物,它把互联网由单纯的媒体转变为一个市场。媒体的本质和市场的本质,其在影响的深度、广度方面还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商务模式已经触及人类的方方面面。
目前,电子商务在全球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美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发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1998年初,又宣布美国电子商务为免税区。欧盟提出了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并于1997年12月,与美国发表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
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这一切均说明电子商务对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万家商业网站,其中网上商店700余家。电子商务项目大量推出,几乎每天都有各类电子商务咨询网站、网上商店、网上商城、网上专卖店、网上拍卖等诞生。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地域也由北京、上海、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开始向各大中城市发展。
目前,网上购物(B to C)或网上交易(B to B)是两种主要的电子商务模式。BtoC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而方便的购物方式,发展非常迅速。但在国内,有待完善的认证系统、仍不健全的支付手段、尚需建设的配送体系,以及有限的网络带宽和昂贵的上网费用,还有人们不易转变的消费观念,这些都制约了当前BtoC电子商务的发展。当BtoC的发展几乎陷入困境时,BtoB电子商务却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企业间电子商务模式是通过减少信息搜寻投入,降低信息传送成本,系统标准化和买卖双方配对来创造经济价值。买方受益是因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卖方受益是因为能接触到更多的潜在买主。这些价值增长的驱动因素随双方参与者数量呈指数增长。BtoB电子商务可以优化商品的供应链,这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BtoC电子商务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发展电子商务,地方政府有许多事情要做。主要是与企业界及国际社会合作,建立整套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和一个能让使用者具有安全感的网络交易环境,以增强企业及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等有关方面的信心。国内的BtoB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一些企业,如联想、浪潮等,首先建立自身的网上分销体系,而公共的BtoB交易平台还难以出现。技术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家对于电子商务的支持问题。例如,能否降低网上交易的税收?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主要包括身份认证、传输加密、合同签署和在线支付。目前,银行在支付问题上已经作了大量工作。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合同签署需要利用证书进行签名与加密。而电子签名的有效性问题尚需法律上的支持。
3、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之三:建设信息港
指运用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镇的全部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部功能,而且是以它为基础的,但功能更强,更丰富,直接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生存)技术系统。基本内容包括:
1)建立信息化城市基础设施
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情况下建立数据库:城市遥感信息、城市基础地图,反映了地形、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人口、商业、农业、林业、矿业、渔业、水利、金融、电讯、电力、事业、企业、工业等单位信息,反映了城市的基本面貌以及各种专业性质的地理数据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地下管网、环境污染等。反映了它们的空间属性、专题属性、时间属性和统计属性等等。
2)建立空间信息工程系统
空间信息工程系统不同于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空间信息工程系统可以完成从遥感(卫星、航空等遥感信息)及各种空间(即在三维或多维的信息、含地理信息)信息的采集,到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信息管理系统(MIS)和通过网络实现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全程建设和运行,实现各种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从而达到可以进行统一交流、管理、数据共享与办公自动化相联等一系列的运行系统功能。建立以现代城市为要求的城市管理系统。
3)建立城市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在以上空间信息工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不同专业的分析模型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城市的主要问题,如交通网络、投资环境、规划管理、企业选址、工程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方案。也可以对城市安全、城市防灾减灾、水利与防洪等,建立专题系统,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使城市决策者有据可依地做出快速反应。
4、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之四:发展智能建筑
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United Technology Corp.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建设了一幢City Place大厦,从而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8O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 H A,Home Automation)。8O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智慧屋( WH,Wise House)、在欧洲称为时髦屋( SH,Smart Home)。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智能化住宅小区是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由家庭智能控制系统、通信接入网、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系统和小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来支持实现的。智能化的住宅小区都具有共同的功能特征:
1)住宅内部具备完善的综合了安保防灾措施与生活服务的智能控制器,住宅与小区和社会之间具有高度的信息交互能力。
2)小区内部具备完善的安保措施、全面的公用设施监控管理和信息化的社区服务管理。
3)为小区内住户提供多媒体的多种信息服务。进入90年代智能建筑才在我国起步,但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已经借助智能建筑的概念与技术开始推行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了。
5、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之五:发展智能交通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开展了道路功能和车辆智能化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系统功能扩展到道路交通运输的全过程及有关服务部门,发展成为带动整个道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智能运输系统(ITS)。从国际上ITS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ITS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ITS,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ITS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ITS)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量、改善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地面交通运输条件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在公路运输及城市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将汽车、司机、道路及其相关的服务部门相互联系起来,使汽车在道路上的运行功能实现智能化。即出行者可实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管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处于最佳状况,进而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智能交通系统是技术、系统与交通管理的集合。它提供了出行者、车辆与宏观基础设施的智能连接。
我国已开始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辆信息服务系统、快速货运系统以及车辆的定位与跟踪等方面的ITS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示范工程。近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制定我国ITS发展标准,改造和完善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具备计算机化的指挥调度系统的公共交通系统,汽车安全和事故预防系统,快速货运系统(运用物流理论指导运输的组织和管理,并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EDI技术、车辆定位跟踪技术和货物的管理技术,为货主提供快速、完善的货运服务),高速公路的监控、通信和收费,交通信息服务如通过交通信息网为公众提供订票、旅行、旅馆、货运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等服务。
6、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之六:加大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力度
数字城市建设要求形成若干适合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数字化业务应用系统,极大地推进全市范围内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应用,将具有显著的成效。
空间信息工程系统对数字城市最大的特长所在是根据城市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潜在能力等综合因素,通过不同的预测模型展现可能的前景,供中长期规划和宏观调控使用,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发展,在协同、突变、混沌等科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进一步解决城市面临的复杂而综合的问题。如地域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增长、规划与土地增值,城市动态演变和预测,城市交通网络的时空模型,城市其它专题、以及综合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
1)在城市规划方面,可丰富表现手法,增加信息含量,提高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使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2)在城市建设方面,可最大限度地杜绝施工中管线爆裂、泄漏、线路中断等事故,为重大项目或工程的选址及优化、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准确的综合信息服务。
3)在城市管理和辅助政府决策方面,可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和软件化,提高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办事透明度,为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及时和充分的科学依据,使政府的管理和为社会服务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使其建立在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可靠的数据基础上。
这些业务应用系统有:城市规划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城市规划办公管理系统,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城市综合管线管理系统。城市给水管理系统,城市燃气供应管理系统,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系统,城市排水管理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园林和风景名胜区管理系统,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系统,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筑市场及交易管理系统,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监理管理系统。房地产市场行政管理,房地产市场交易管理,房地产投资方案经济评价,房地产价格评估,产权产籍登记系统,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房地产金融服务系统,房地产网络服务平台,等等。
四、建设数字城市的对策建议
数字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简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产品的堆积就能实现的。政府和有关单位和专家应认真研究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的产业链模式,通过政策、法规和调控的手段,保证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而各类企业应当在数字化城市的产业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努力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可持续推动力。为此,有几项关于建设数字城市的对策建议,可供广州市和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参考:
1、政府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应有正确的定位
1)加强领导。必须实行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否则,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自行其是,势必造成网络分割、重复建设、资金分散和资源浪费;
2)整体规划。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城市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3)加强立法。要强化执法、守法和相应的监督,标准化同样是国家行为,靠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的力量均是不行的;
4)增加投资。企业效益较差但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外部效益的投资需要由国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一般投资大、风险高,需要国家支持。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历来大型工程建设都主要靠政府投资。对于信息化这样大的工程,政府除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外,自身的投入仍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尖端技术开发、信息化试验区建设、政府信息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等。
2、制订数字城市的战略
制订数字城市的战略与政策时,应建立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十五规划,特别是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整体背景之上;建立数字广州要与建立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圈的建设结合起来;把珠江三角洲建成数字三角洲,要发挥广州特大城市的作用;所以,应构筑统一开放的公用信息业务平台。为达到信息有效开发、交换和共享,由信息交互中心和各类数据库组成统一开放的公用信息平台,形成联机检索系统和多种信息业务支撑系统。各类信息通过公用信息平台合理调度和使用,做到本地信息同城交换,实现信息资源合理共享,保证信息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提高信息的标准化和质量水平。
3、建设数字城市必须首先要求政府职能信息化
政府不仅要为城市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应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为社会信息化起带头和示范作用。重点建设市级机关政务信息网络系统,通过政府信息化,提高城市管理决策水平,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为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公平、公正的服务。
4、建设数字城市应与企业信息化结合起来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不能信息化,国民经济就不可能信息化;所以,建立数字广州应积极推进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交通业等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加快推广CAD、MRPⅡ、ERP、CIMS等先进技术;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引导企业信息化向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发展。
5、建立数字广州应与广州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建立数字广州应与广州作为华南最大的配送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既要与广州的电子商务的建设结合起来;与相应的物流配送中心结合起来,与广州的金融创新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广州市民的健全的信用体系;所以,建设数字广州应与广州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电子商务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选择商贸、制造、旅游等领域的企业开展B to B、B to C、C to C等不同形式的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作。
6、建设数字城市要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应依靠和借助民间力量
建设数字城市不能完全靠政府,政府的在建设数字城市的进程中主要作用是引导,制订政策,制订相关的法律文件;突破禁区,尽可能的开放所有与数字城市相关的产业,尽可能地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的投入。
7、建设数字城市应形成新的吸引人才的机制
高科技后面是高思维,靠的是人才;人才集聚靠的是吸引人才的机制与政策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数字化人才一靠吸引,二靠培养。所以在建设数字城市的过程中要首先培养数字化的人才,地区大学的学科调整,课程设置必须体现信息化的方向;不仅在专业上、手段上,而且在所有方面都要体现信息化的方向;造就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十五期间,城市的继续教育的工作应把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全市市民信息化意识,形成高素质的信息化开发应用队伍作为重点。
8、数字城市应是社区工程、市民工程,而不应是政府的业绩工程
要通过新闻媒体让市民关注数字城市,帮助市民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使城市的家庭成为数字家庭;所有正在建设的小区应该是智能化的小区,或者是数字化的小区;已经建成的小区也要尽快改造成智能化的小区;而今后所有要建设的小区必须是智能化的小区。开展公共领域信息化。大力推进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科技教育、医疗保健、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公共领域信息化进程,并适时推进家庭信息化。通过一批经济调控、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公众服务所急需的重大信息应用系统工程的组织实施,为社会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使城市信息化扎根在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社区信息化方面应结合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引入社区信息化服务的内容,以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社区和主要公众场所建设信息服务亭,为市民和来穗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信息化试验小区应在指定范围内,建成宽带综合通信网络,开展政府管理应用系统和公众服务应用系统的全功能试验。提供网上信息查询、电视会议、视频点播、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购物、电子监控及智能化物业管理等服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