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个性方面赏析城市广场
近年来,随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检查评比活动的不断深入,城市广场建设迎来了一个高峰期。各种性质、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广场丰富多彩,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和城市建筑街道、绿地、公园等人文产物以及城市自然山水共同构成了城市富有特色的外部空间环境。城市广场形式与内容取决于其性质所在,而城市广场的性质则取决于它在城市中的位置、环境、功能及其广场主体建筑与主体标志物的格调。城市广场一般兼具多种功能,一般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及娱乐广场等。城市广场因所处的位置即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文化背景等不同而各具个性。总的来说,城市广场的个性从三个方面来体现:标志性、地方性、人文属性,且三者之间相互渗透。
青岛市城阳区为94年从崂山区划分出,包含八大乡镇的一大行政区,地处青岛市北郊,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在其境内,308国道、济青高速公路等贯穿城阳区,作为青岛市的北入口,城阳区其窗口地位重要。作为一个城市广场,常常选址于代表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或商业中心地段,而且有较大的空间规模。
城阳区中心广场位于城阳区政府南侧正前方,北靠城区主干道正阳路,南临和阳路,远期规划东区为商业区。用地规划面积65610平方米,南北长319米,东西长268米,平面形似瓶型,区政府大楼位于其中轴线的北端最高点。以下分别从城市广场的三大个性赏析城阳中心广场:
1.标志性:该中心广场主入口北临主干道正阳路,以青岛历史上的海洋文化为背景,设置一平台为船的造型,船正前方下沉广场以蓝色与白色广场砖砌成波浪型图案,下沉广场南部两侧树立约8.0米高不锈钢“帆”型构架,隐喻城阳区政府这艘大船在各级政府与广大民众的支持下,乘风破浪,克服种种困难,为城阳发展,为城阳的美好明天勇往直前。其船的造型就成为广场的地方标志性景点,在青岛市总的海洋文化基调下,体现城阳这艘迎着朝阳扬帆出海的大船的形象。在中轴线南端,即广场南入口设计了一叠落泉,其涓涓流水与点点水花,其细水长流、来日方长不言而喻,警示城阳发展将困难重重,但其发展潜力无可探测。
四周植物配植以合欢、木槿、石榴、贴梗海棠、紫薇、银杏、五角枫等为主,以不同季相、不同花色乔灌的结合,色叶树种的衬托,表现一种蓬勃向上、轻松、愉悦的气氛。
2.地方性:城阳区中心广场因所处特定位置,其性质无单一可定,是市政广场、休闲与娱乐广场的综合、统一体。该广场地处城阳区政府正前方,其中轴线贯穿政府大楼,政府大楼成为该中轴线上至高点,当人置身于船上时,感觉政府大楼就是船的主体,自然而然,政府大楼也就成为广场的主控点。其地方性表现在:其一、船这个大型的平台周围有广阔的铺装地面,可供发表言论、集散市民等活动;其二、沿中轴线,该广场共有八大出入口,隐喻城阳区八大镇紧密团结、同心同德,共同发展;其三、偌大一个平台可供一些诸如时装表演等社会商业活动的开展。整个广场沿中轴线展开,通过自然式道路贯穿全广场,连接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各小型休闲广场。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使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切磋、游玩。通过不同空间的营造,不同景观元素的组合,满足老有所乐,小有所嬉。
整个广场因面积大,通过地形起伏与植物的搭配,从而达到步移景异、丰富景观的效果。弯曲而自然起伏的园路,使人联想到青岛市区街道地形起伏的微地形地方特色。
3.人文特性:城市广场常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面貌特色。因此,在广场文化造型方面,常利用具有鲜明城市文化特征的小品、雕塑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灯具、铺地图案、座凳及置石等景观元素烘托广场地方文化特色。
其一:在青岛这个三面环海,一面临山的大环境下,城阳中心广场自北端主入口至南端广场尾部,始终可见碧绿的流水、可听汩汩的水声、可遐想回味无穷的海洋文化。在主入口有喷泉水池与波浪型图案的铺装地面实与虚的结合与对比,通过沿中轴线的铺地柏、金叶女贞与时令花卉的流线型模纹的组合、衔接,从而延伸至广场末端的水阶小广场,由大风大浪汹涌波涛涓涓流水。其意境由高潮向低谷的变化可明显感觉。
其二:中国,尤其北方一带明显、深刻地继承中国传统的“家”的概念。家是爱的巢穴;家是爱人聚集的港湾;家代表着温馨与浪漫;同时家也代表着责任与义务,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该广场于园路交叉口等处点置雕塑如“一对情侣”相挽而行的亲昵,“老人与小孩”其慈祥、沧桑与天真、顽皮的对比,却都又统一成一静谧的氛围,无一不令人想到爱的甜蜜与温馨、爱的博大与无私。家的思想自然流露。
随着经济的增长,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人们生活的模式不再是以前“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的模式,而是愈来愈追求自然,渴望自然那清新、豁达,充满阳光与无私的氛围,去暂时地避开都市的喧嚣与繁杂。因此,该广场局部通过大乔木合欢、臭椿、龙柏、枫香、银杏,灌木有木槿、夹竹桃、山楂、贴梗海棠、火棘等围合成半封闭的空间形式,让人们去享受“世外”的那分清闲、“大自然”的博爱;去享受绿色带给人们的那份美的暇思——“生命”、“永恒”……。同时广场以高分枝点的大乔木、小乔木与灌木等的巧妙搭配,使广场内外相互渗透,充分体现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手法。比如:广场东南侧欧式建筑风格的艺术馆、文体委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六角亭等广场外的景点都因“借”而成为广场游览者的意外收获。还有西南侧简洁、大方的广场管理用房,因为其红色而成为关注点,地理造景也自然而成,它与临近的城阳总工会的建筑形式极其相似,仅体量与色彩差别而已,而其体量一大一小、红色与淡黄色的对比,不也成了人们慕然回首的惊诧吗?
城市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区域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有了准确的定位后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在“意”的指引下,运用景观元素通过“形”表现出来,让人们去用各自的理解与思维在“形”的表现下自由地遐想与发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