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TAT使用说明

[复制链接]
jiegou111 发表于 2007-6-8 1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AT使用说明

一、TAT前处理──数据准备
•    接PMCAD生成几何数据和荷载数据
•    数据检查
•    多塔和错层定义
•    参数修正
•    特殊梁、柱、支撑和节点定义
•    特殊荷载定义
•    检查和修改各层柱计算长度系数
•    检查和绘各层几何平面图FP*•T
•    检查和绘各层荷载图FL*•T
•    文本文件查看
接PMCAD的文件及要求
在此之前必须执行过PMCAD主菜单A,1,2,3且在当前用户子目录中存在PMCAD菜单2生成的TATDA1•M和LAYDATN•M,以及PMCAD菜单3生成的荷载文件DAT*•M。
如果当前子目录下存在不同工程但工程名相同的数据,请删除旧的*•TAT文件和DATA•BIN文件。
由PMCAD生成几何数据
由PM生成TAT数据的执行文件JTATW•EXE逐层把PMCAD的梁柱转化成TAT的梁柱编号,把剪力墙转成薄壁柱,将每一薄壁柱细分若干小节点及墙肢,将剪力墙洞口上方墙体转换成连系梁。
生成的TAT标准层一般比PMCAD建立的标准层多,因为当有剪力墙时两个标准层连接处的连系梁是由上下两个标准层的数据组成,在此处必须增加一个TAT标准层。
如PMCAD输入的模型不符合TAT计算要求,此处会提示用户,如房间周围的墙均未开洞,或薄壁柱小节点数超过30时程序会中断,上下层洞口不对齐时会提示用户等等。
对于复杂的转换层结构,当从PM转换到TAT后,应仔细校核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的上、下传力方式和传力点,并修改,以得到正确的几何数据。
PMCAD建立的是结构的实际模型,但TAT的计算力学模型有很多特殊要求,PM模型往往要做些适应TAT计算的处理和简化。
在把PMCAD数据向TAT转换时,对PMCAD的建模应注以下几点:
1. 四周由无洞口剪力墙组成的封闭房间是不允许的,可在某边墙上开小洞,如宽200高任意的计算洞将墙分隔。(对200宽的计算洞JLQ软件画剪力墙施工图时不把它当实际洞口处理)
2. 每一薄壁柱不能由太多的小墙肢和节点组成,程序要求小节点数≤30,超出时可开200宽计算洞。
3. TAT计算模型要求墙的上下洞口对应布置,即在两节点之间的上下各层墙部位都有或都无洞口,洞口的大小可以不同。否则会在不对应的局部部位造成较大误差。可在不对应的部位加≤200mm的计算洞,使其上下洞口对应。程序判断某一根薄壁柱下多于一根柱与它连接时即提示上下洞口应对齐,以提请用户注意,对这样的情况可参阅本书技术条件第十二章处理,或采取TAT主菜单5用FEQ程序做局部有限元补充计算。
4. 在PMCAD主菜单A中尽量避免近轴线、近节点(节点距离≤200)情况,为此,在上下层该对齐的部位一定要对齐,不能肉眼判断屏幕上差不多去输入,否则各层合并总网格后会出现大量拥护节点。对上下偏心轴线情况多用偏心,少增加新的轴线,还可在菜单“形成网点”中增大节点距离的设置来合并距离很近的节点,通过这些处理来避免短墙、短墙肢、短梁的出现,并使构件之间,上下之间传力明确。
墙上有洞口时,应采用方法一布置,在节点1,2之间布置墙,在墙上布置洞口,不应采用方法二。方法二是在洞口边设节点3和4,在节点1,3和2,4间布置墙,在节点3,4间布置梁。方法二不仅操作复杂,当上下洞口不对齐时,会出现大量拥护的节点,使计算与导荷误
差很大如图1.2所示。
5.  在有剪力墙部位如上下节点不统一时程序要做很多分析来处理上下墙肢的对应关系,比如由于采用分层网格下层由两节点组成的一个墙在对应的上层中间加了一个节点变成2个墙的情况。由于程序处理的复杂性这时最易造成出错TAT算不下去。因此最好在有剪力墙的部位各层采用统一的网格轴线。
6. 基于同5相同的理由,在上下层有墙又有梁(其实这时的梁在计算中已不起作用)布置时更不要采用不同的网格节点。
7. 墙悬空时其下层的相应部位一定要布置梁。
8. 对于墙和柱相连的情况,程序如下简化:
计算中忽略处于墙肢中间部位的柱,端部的柱简化成2个厚短墙肢。
当L小于柱长边的2倍时且柱长边>300时墙被忽略不计,否则柱被忽略不计。
9. 要求做地震计算时PMCAD输入时应确认地震数据。
由PMCAD生成荷载数据
  选择“生成荷载文件”,则程序自动把PM的各层面荷载和梁、柱荷载转换为TAT荷载,
如选择“考虑风荷载”,则程序进行以下工作:
选择“辅助计算”钮,则有以下风荷载体型系数选择对话框:
由用户确定风荷载计算的参数,按“确定”钮,程序生成带有竖向力和风力的荷载文件LOAD•TAT。如该工程已经做过TAT的计算,则程序搜索DATA•BIN文件,并把其中的风荷载信息例于上图中。DATA•TAT与LOAD•TAT文件的具体格式见第三章,这两个文件可以人工编辑修改。
从PMCAD到TAT的数据转换还生成一附加接口文件TOJLQ•TAT,它是PK画梁柱施工图,JLQ画剪力墙施工图,基础(JCCAD,EF,ZJ,BOX)软件的必要接口文件。
几何和荷载数据检查
当选择第一项“数据检查”时,屏幕又显示如图1.8所示的选择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数检的计算内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检查几何文件DATA•TAT和荷载文件LOAD•TAT,如果发现错误或可能的错误(警告信息)时,屏幕提示:
可能有错,请查看出错报告TAT-C•ERR
用户可以参照附录A的出错信息表来了解错误的性质,修改后再进行数检,如此反复直至没有原则错误为止。
程序还给出数检报告TAT-C•OUT,该文件把原始数据加上注释说明,便于用户阅读。
程序把数检可能的错误集中放在TAT-C•ERR文件中,查找很放便,同时把数检后的几何和荷载文件转换成后面计算用的二进制文件DATA•BIN,因此千万注意不同工程之间的混淆,如有不同工程的原始数据存在,则在进入本页菜单之前,应删除它们,执行Del *•TAT, Del
*•BIN。
计算主梁信息并找出所有不调幅梁
计算梁的支座弯矩调幅时,程序只对柱墙为支座的主梁调幅,对挑梁的支承支座不能调幅。当对两端为柱或薄壁柱的主梁调幅时,如在该梁中间有其它梁连接形成若干无柱节点,则对无柱节点的梁端的负弯矩不能调幅。对其正弯矩应根据主梁支座的调幅来正确地放大,计算主梁信息就是找出每根完整的主梁。
找出的主梁和不调幅梁可在后面定义特殊梁柱的平面图中显示并可由用户重新调整和定义。
计算柱计算长度系数
在钢结构计算中,对钢柱需要验算平面内外的稳定,其计算长度与平面内外的梁柱上下刚度比有关,这里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出各层钢柱的有侧移和无侧移的计算长度系数,以便在设计钢柱时选用。
对于钢筋混凝土柱按《混凝土规范》进行验算,即底层取1.0,其余层取1.25,对于特殊情况的混凝土结构,其计算长度系数可在后面自行修改,以达到所要的计算长度。
塔和错层定义
如果是多塔结构,其多塔部分不应再是一个无限刚平面,应是多个无限刚平面,为正确计算风力和地震力作用,应在此处将多塔的楼层正确地划分开来。
多塔结构可以是底盘相连、中部相连或上部相连。
柱或墙在某层楼板处设有梁与其相连的结构叫做错层结构,主要指该处柱或墙错层,错层柱或墙的长度不是该层层高,而应是该柱墙上下节点实际相连的楼层高差,对这样的结构应在此处生成错层信息从而正确地计算错层柱的单刚、内力和配筋。
点取本菜单后程序对整个结构作多塔、错层的自动搜索。当为多塔结构时,自动产生多塔数据文件D-T•TAT,当为错层结构时,自动产生错层数据文件S-C•TAT。
如该结构不是多塔,程序搜索完后在屏幕上提示:本工程不是多塔结构。
如该工程不是错层结构,屏幕上提示:本工程不是错层结构
如果产生错层或多塔数据,则屏幕提示:如果在多塔文件和错层文件中修改层高、计算长度、混凝土强度,请执行一遍数据检查。
并在左上角提示::显示下层-选择楼层-多塔立面-多塔查询-错层查询-退出。
显示下层和选择楼层菜单可查看每一层多塔的划分及编号情况,多塔立面可显示在竖向上各塔相连的关系简图。如下图所示。
错层查询可查看各层错层的延伸柱布置情况。
如为多塔结构,原先在与PMCAD接口时生成的各层风荷载必须根据多塔的布置重新设定,否则将会在风荷计算中出错。此时程序判断为多塔结构后会马上启动风荷载导算程序重新生成各楼层的风荷载。
注意:如果要修改多塔错层中的层高,柱计算长度、混凝土强度等只能根据第三章的文件格式在S-C•TAT、D-T•TAT文件中修改,并再执行一遍“数据检查”。



参数修正
屏幕上共设了6页参数,每个参数都显示原先定义的数值或隐含值,这里对各参数的意义及选择详述如下: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含义同Arf:可填0.0~90.0之间的数,如改变此参数,则应重新进行数据检查,并重新计算风荷载;
恒、活分开计算标志:是控制程序在配筋时的内力组合方式(详见技术条件);
地下室屋数:应填小于层数Nsu的数,该参数的内含详见技术条件;
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相对刚度:可填0.0~10.0之间的数;
梁端弯矩考虑柱宽影响:如选择第三项,则应重新进行数据检查;
注意总信息底部的注意事项。
计算振型个数:对于算法1输入控制在:⑴非耦连小于等于层数;⑵耦连小于等于3倍的层数;对于算法2输入没有上限控制;
地震烈度:可选6~9之数,如不算地震力,最好也填相应之数,以免数检时报错;
场地土类型:可选1~4、或-4之数,如不算地震力,最好也选相应之数,以免数检时报错;
周期折减系数:可填0.6~1.0之间的数;
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可填0.5~1.0之间的数;
地震力放大系数:可填大于等于1的数;
框架抗震等级:可选1~5之数,5为非抗震;
剪力墙抗震等级:可选1~5之数,5为非抗震;
结构的阻尼比:可填小于等于0.05的数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隐含取规范规定值,它随地震烈度而变化;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隐含取规范规定值,它随地震烈度而变化;
中梁和边梁刚度放大系数:可按规范值填,一般在1~2之间;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填0.7~1之间的数;
梁跨中正弯矩放大系数:如作梁活荷载不利布置,该系数应填1,否则可填大于等于1之数;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可填0.55~1之间的数;
梁扭转折减系数:可填0~1之间的数;
顶塔楼放大起算层号:对大于等于该层的构件内力乘以放大系数;
顶塔楼放大系数: 可填大于等于1之数;
对于右边的各个柱、梁、墙抗震调整系数:隐含值由规范要求来算出,如确有经验也可自行调整;
混凝土容重:可填25左右的数;
梁主筋强度设计值:可填310左右的数;
梁箍筋强度设计值:可填210左右的数;
柱主筋强度设计值:可填310左右的数;
柱箍筋强度设计值:可填210左右的数;
墙主筋强度设计值:可填310左右的数;
墙水平筋强度设计值:可填210左右的数;
梁箍筋间距(mm):可填50~400之间的数;
柱箍筋间距(mm):可填50~400之间的数;
墙水平筋间距(mm):可填50~400之间的数;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可填0.12~1.2之间的数;
钢容重:可填78左右的数;
钢号:可选3,15,16之一;
钢净截面与毛截面的比值:可填0.5~1之间的数;
对以上各参数的合理选择还可参阅本书技术条件。
地震力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3;
风力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4;
恒荷载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2;
活荷载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4;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不算竖向地震时取0,隐含取规范值0.5;
风力活荷载组合系数:隐含取规范值0.85,高层取1.0;
地震力活荷载组合系数:隐含取规范值0.5,高层取1.0;
柱配筋保护层厚度(到钢筋中心):一般取35~50之间的数;
梁配筋保护层厚度(到钢筋中心):一般取35~50之间的数;
程序在计算剪力墙配筋时墙暗柱肢长按以下取值:
取2.0倍墙厚时的最大墙厚:程序缺省值取350;
取1.0倍墙厚时的最小墙厚:程序缺省值取600;
墙厚在以上两数之间时,暗柱肢长取1.5倍墙厚;
温度应力折减系数:一般取小于0.75的值。
如果恒、活不分,则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5,活荷载分项系数为0,如为大于8层的高层建筑,风力与活荷载组合系数和地震力与活荷载组合系数取为1.0,保护层厚度、墙暗柱长度均为可调。
以上程序按规范要求隐含取的参数数值,用户只有当确有依据和需要时才可以修改。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需根据“荷载规范”取值;
体型分段数:最多为3段,即可以有三段不同的体型系数;
第一段最高层号:如果只分一段,程序自动选为结构层数;
第一段体型系数:按规范要求填;
以下第二、三段同上。
是否要重新生成风荷载项是控制程序是否重新生成风荷载,在多塔、结构转角改变等情况时,就要重新生成。
特殊梁、柱、支撑和节点定义
特殊梁
特殊梁指的是不调幅梁、铰接梁、连梁、托柱梁、耗能梁和叠合梁等。
不调幅梁是不对其支座负弯矩调幅的梁,挑梁是不能作负弯矩调幅的,程序对端支座为梁的部位也不调幅,程序仅对两端支在柱或墙上的主梁调幅(该主梁中间可有无柱节点)。根据以上原则程序自动找到所有不调幅梁,在这里由用户逐层确认和修改。钢梁不予调幅。
铰接梁可被设为一端铰接或二端铰接梁,这样的梁需由用户在这里逐层逐根指定。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的梁,为避免容易出现的超筋现象,对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往往较大,连梁由程序自动找出,在这里由用户补充修改。
特殊柱
特殊柱指的是角柱、框支柱和铰接柱。
角柱、框支柱与普通柱相比,其内力调整系数和构造要求有较大差别,因此需要用户在此专门指定设置。
铰接柱可设为下端铰接,上端铰接,或两端铰接。
特殊支撑
特殊支撑指是铰接支撑,在PMCAD中定义和布置支撑,当转到TAT时,对钢筋混凝土支撑默认为两端刚接,对钢结构支撑默认为两端铰接。因此,对于要改变支撑连接来说很麻烦。特殊支撑就是给用户一个修改的机会,方便,直观。
特殊节点
特殊节点指的是弹性节点,在空旷结构中,各层没有楼板,因此可能不满足刚性楼板的假定。对这样的节点,可用弹性节点来定义,使其脱离刚性楼板假定对其的影响。在特殊节点中还可以修改节点相对高度。



单和操作事项
特殊梁、柱、支撑和节点的主菜单及各子菜单如下图所示:
显示下层    特 殊 柱     特 殊 梁     特殊支撑     特殊节点
选择楼层   ========    ========   ========   ========
窗口放大   角     柱     不调幅梁    上端铰接     弹性节点
层 复 制   框 支 柱       连  梁     下端铰接     -----------
层重定义   下端铰接     一端铰接    二端铰接    改节点高
特 殊 柱   上端铰接     二端铰接    二端固接     返  回
特 殊 梁   二端铰接     托柱/墙梁   中心支撑
特殊支撑    返  回     耗能梁段    人/V支撑
特殊节点              叠 合 梁    十/斜支撑
说  明                   ========    返  回
立面定义              显示边梁
编辑打印              返  回
返  回
所有特殊梁、柱、支撑、节点的定义均采用“异或”方式,即重复定义为删除,如要删除该柱为角柱的属性,则应再次定义该柱为角柱,则该柱的角柱属性被删除。
在定义特殊构件时,屏幕下方均有提示,或单个定义,或窗口定义等。当定义了弹性节点后,应注意增加以下几步操作:
(1) 通过“多塔和错层定义”;
(2) 通过“参数修正”,重新计算风力,以使弹性节点上也有风力;
(3) 通过“数据检查”;
(4) 在地震力计算时,采用“算法2”。
注意:当结构布置修改后,梁柱等编号可能已经变化,这时应删除B-C•TAT文件,以免造成混淆情况。

特殊荷载定义
前言
特殊荷载计算中提供了吊车荷载的空间计算,目前有这种功能的计算程序很少,PKPM软件首先在TAT和SATWE中实现了吊车荷载的空间计算,这为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先进的设计工具。
同样TAT在特殊荷载计算中还提供了:砖混底框、支座位移、温度应力等计算功能,拓展了TAT的使用范围,使其更能适应于各种复杂的工程状况。
TAT特殊荷载的定义和操作如TAT前处理菜单所示,选择“特殊荷载查看和定义”项,则屏幕由上角菜单选项为:
显示下层
选择楼层
窗口放大
层 复 制
层重定义
吊车荷载
砖混底框L
位移荷载
温度荷载
编辑打印
返    回
特殊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
吊车荷载的计算
吊车荷载的定义:
程序要求吊车荷载作用的牛腿处应是楼层的柱根底处,也就是说,在吊车牛腿处应另设一个楼层。
在通过PMCAD建模并转换为TAT的计算数据后,可选择高级版中的第五项“特殊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进入后选择“吊车荷载”项,此时屏幕右上角显示如下菜单:
吊车荷载
=======
查  看
定  义
删  除
说  明
返  回
吊车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
当选择“定义”项时,屏幕上弹出如下对话框:
输入完相应的参数后,选择“确定”,则屏幕在下方提示:
请用光标指定吊车在左(上)轨道的两端点
当选择完一根直线上的两点后,屏幕在下方又提示:
请用光标指定吊车在右(下)轨道的两端点
当选择完第二条轨道的两端点后,这组吊车荷载就定义完毕了,如再选择定义项,则进入下一组吊车的定义。
吊车荷载定义后,可以选择“查看”项,来标出各吊车荷载参数,可以选择“删除”项来删除某组吊车荷载的定义,此时屏幕下方提示:
请用光标选择吊车任一轨道的一个端节点
选中轨道的端点后,该组吊车定义被删除。
吊车荷载的计算:
吊车荷载的作用点就是与吊车轨道平行的柱列各节点,它是根据吊车轨迹由程序自动求出。在TAT计算选择项是否计算吊车选项中,选择“计算”,则TAT对吊车荷载作如下计算:
(1)    程序沿吊车轨迹自动对每跨加载吊车作用
(2)    求出每组吊车的加载作用节点;
(3)    对每对节点作用4组外力,分别为:a:左点最大轮压、右点最小轮压;b:右点最大轮压、左点最小轮压;c:左、右点正横向水平刹车力;d:左、右点正纵向水平刹车力;
(4)    对每组吊车的每次加载,求每根杆件的内力;
(5)    分别按轮压力和刹车力,求每根柱的预组合力,预组合力的目标为:1:Vxmax;2:Vymax;3:+Mxmax;4:-Mxmax;5:+Mymax;6:-Mymax;7:Nmax1+Mxmax;8:Nmax1-Mxmax;9:Nmax1+Mymax;10:Nmax1-Mymax;11:Nmin1+Mxmax;12:Nmin1-Mxmax;13:Nmin1+Mymax;14:Nmin1-Mymax;15:Nmax2+Mxmax;16:Nmax2-Mxmax;17:Nmax2+Mymax;18:Nmax2-Mymax;19:Nmin2+Mxmax;20:Nmin2-Mxmax;21:Nmin2+Mymax;22:Nmin2-Mymax;
其中:
第1项表示:最大X向剪力的内力工况;
第2项表示:最大Y向剪力的内力工况;
第3项表示:最大X向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4项表示:最大X向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5项表示:最大Y向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6项表示:最大Y向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7项表示:最大轴压时X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8项表示:最大轴压时X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9项表示:最大轴压时Y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0项表示:最大轴压时Y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1项表示:最小轴压时X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2项表示:最小轴压时X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3项表示:最小轴压时Y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4项表示:最小轴压时Y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5项表示:次最大轴压时X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6项表示:次最大轴压时X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7项表示:次最大轴压时Y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8项表示:次最大轴压时Y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19项表示:次最小轴压时X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20项表示:次最小轴压时X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21项表示:次最小轴压时Y向最大正弯矩的内力工况;
第22项表示:次最小轴压时Y向最大负弯矩的内力工况;
(6)    在求出预组合力以后,再与结构的恒、活、风、地震进行组合配筋,其中吊车荷载按活荷载处理,其分项系数与活载相同;除了原有的组合以外,对吊车荷载还增加了以下的组合:
1.2恒+1.4吊
1.0恒+1.4吊
1.2恒+1.4活+1.4吊
1.0恒+1.4活+1.4吊
1.2恒+0.85(1.4活+1.4吊+1.4风)
1.0恒+0.85(1.4活+1.4吊+1.4风)
1.2(恒+0.5活+0.5吊)+1.4w风+1.3地震+0.5竖向地震
1.0(恒+0.5活+0.5吊)+1.4w风+1.3地震+0.5竖向地震
当结构高度小于60米时,w取0;大于60米时,w取0.2
(7)    当有多部吊车时,程序按最多为2部吊车进行组合配筋。
(8)    与地震作用组合时不考虑水平刹车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在线 ( 冀ICP备13013406号-2 )

GMT+8, 2024-12-25 11:22 , Processed in 0.0427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