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厦门石材业风险浮出水面

[复制链接]
随风走过 发表于 2008-8-19 0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厦门一家石材公司强力启动全球资源战略,未来厦门石材业竞争焦点转移到资源较量、品牌较量和服务较量的态势已日趋明显。但资源掣肘、品牌缺位、技术升级困难威胁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专家认为——
  厦门石材业风险浮出水面
  “我们正在北非、南非、印度投资开发三片矿山,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3月3日,在冠盖云集的“2006中国石材行业高峰对话”上,厦门万里石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精沛一鸣惊人。
  尽管厦门万里石早在2003年已经迈出国门,在南非设立了石材加工厂,从而成为我国石材行业在境外设立的第一家加工厂。但这次大刀阔斧地同时在北非、南非、印度布局,触角直指石材业的支撑性资源,手笔之大,还是在业内激起阵阵涟漪。
  几乎与此同时,厦门旭东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炯煜向记者表示,虽然海外扩张资源门槛很高,但旭东也在考虑未来向海外进军。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在国际上寻求资源的“圈地运动”目前还是少数大企业的游戏,不过却折射出一个现实:“占山为王”、尽可能多地控制资源,已经成为石材企业竞争的焦点之一。胡精沛也坦言,到海外开发矿山,既是着眼于经济的考虑,更有战略思维的意味。
  而在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会长邹传胜看来,目前厦门石材业乃至全国石材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品牌的缺位。2005年,厦门口岸进出口石材700万吨,总额17.2亿美元,占全国石材进出口的60%以上,厦门口岸出口货柜中平均每3个货柜就有一个装的是石材,但这仍丝毫掩盖不了厦门还没有一个石材名牌产品的尴尬。偌大的石材产业群,也仅在上海有一家名牌产品。
  资源的掣肘、品牌的缺位,以及石材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升级的困境,高峰对话会上的一位嘉宾就认为,说厦门石材业潜在的风险已经浮出水面,一点也不为过。这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一个智者的盛世危言?
  占山就为王
  “意大利最早依托自身资源发展起来,但很早就实施资源战略,向海外扩张,这才成就一个300年的石材王国。现在全世界著名的石矿产地,处处都有意大利人的身影。”万里石董事长胡精沛告诉记者。
  胡认为,厦门石材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所能控制的资源有限,对一个资源支撑型的行业而言,就好比把自身生存的命脉寄托给别人,成为最大的隐忧。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材出口企业,万里石从2003年起开始了境外扩张之路。据了解,2003年,万里石在南非设立我国石材行业在境外的第一家加工厂。合作的方式是由万里石与南非马林公司合资设厂,其中万里石占60%股份,实现控股经营。万里石从国内输出机器与技术,南非则提供丰富的石材资源,产品则全部销往日本和欧美。之后,万里石又与意大利厂商合作,将触角伸向南非和南美等地。
  据透露,万里石在北非、南非和印度选定的三片矿山,将以合资的方式与海外厂商联合开发。至于详细内容,胡精沛则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事实上,万里石的扩张还有另一个层面的考虑,就是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石材企业。在胡看来,全球化的石材企业必须具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他说,只有走出去控制矿山才是石材企业国际化的道路。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走向海外扩张之路,他们最初的形式是通过和国外厂商签订供货协议,从而确保自己生产资源。到现在,很大一部分又进入到合资开矿的战略开发阶段。通常的做法就是,取得当地矿山开发资格,然后在当地设厂,再把产品向全球市场配货。
  资源浪费:有的利用率只有20%
  开源必先节流。不过谈起资源的保护,却无一例外地击中所有中国石材企业的软肋。
  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会长邹传胜痛心疾首地表示,资源的浪费已经成为一个全行业的问题。由于开发理念和开采工艺落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边角、废料和石泥被大量抛弃,有些石矿的利用率甚至只有可怜的20%.美轮美奂的四川汉白玉矿,上百吨的炸药下去,飞花溅玉,这种开采方式让人触目惊心。
  邹认为,造成资源破坏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国家对矿山规模划分偏小,结果是许多矿山的开发审批被下放到县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这就使得矿山开发许可期太短,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掠夺式的开发大行其道,生态建设却被束之高阁。
  此外,为数不少的地方本位主义行为也排斥了外地装备先进、有资质企业的进入。小企业土法开矿,其结果可想而知:涸泽而渔与濯濯童山。
  邹透露,中国石材工业协会起草的《装饰石材开发规范》,目前正在做最后修改,得到国土部认可后,将变成政府的强制行政措施,预期会对石材开发企业发生重大影响。“只有开发理念和采矿理念得到改进,并研究出比较先进的采矿工艺和技术,才谈得上总体提升石材业。”他表示。
  谁破坏价格规矩就拉闸停电
  价格战后,厦门石材企业比什么?业内人士认为,竞争的焦点已经转移到品牌和服务。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厦门石材业的原始积累大致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建筑装饰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一些石材生产厂家通过卖资源,实现了滚雪球似的增长。石材销售商则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状况,从1993年到2000年间,一平米板材就能赚到上百元。
  不过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石材业告别了暴利时代。最直接的冲击恐怕是行业内低层次的价格战,无序的竞争导致企业两败俱伤。据介绍,目前一些普通品种,如636,每平米的利润只有1-2元,石材业已彻底迎来微利时代。
  厦门石材商会会长许荣旗表示,低端的价格竞争必然破坏行业发展。他告诉记者,行业协会也曾经组织企业建立“营销联盟”,谁违反了就“打”死谁。崇武就曾有十几家企业共同定价,约定谁先破坏规矩,就通过供电局拉闸。不过这些“江湖规矩”全都以失败告终。毕竟只要市场有利润空间,就有人去追求,这无可厚非。许荣旗说:“剩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靠自律。”
  厦门静岳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思义则认为,小规模的石材外贸公司在价格上互相倾轧,在短期内虽然能获得一些订单,却无法保质保量地满足客户的要求,最终损害客户利益的同时,也让自己名誉受损。
  “闽南石材”要成品牌口碑
  在《东方石材商讯》总编陈维振看来,品牌就是顾客在购买产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陈总认为:“质量相差无几的灰麻,美国进口的要700元一平米,国产的只要几十元就可以买到,品牌的附加值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卖资源,别人是在卖品牌!还有一点,老外做生意不是无序供应,而是有意识地在控制总量和单价,刻意地营造卖方市场局面,比起国内企业的目光短视,他们要高明得多。”
  邹传胜也表示,石材企业理应更注重产品价值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目前国内石材行业只有一个企业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自1978年石材开始出口日本以来,很多型号的石材品种已经形成了品牌,下一步企业要通过差异化经营,强化技术、服务,打造企业品牌,最终在全球市场形成地区品牌,比如现在国际上一提到“意大利石材”就知道是好产品,以后闽南石材业也要朝着这方面共同努力。
  出席第六届厦门国际石材展的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谭金华透露,由于中国石材缺乏品牌,国家有关部门着手把石材产品列入国家名牌目录。
  服务同样是石材业竞争的一个新焦点。据了解,早期石材业还处于卖方市场时,企业只是很单纯的供货方。随着竞争加剧,企业纷纷重视起售后服务,同时强化对产品的跟踪。现在,石材行业的营销理念完全更新,已经进入到售前服务,引导和培育消费的阶段。
  来源:厦门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在线 ( 冀ICP备13013406号-2 )

GMT+8, 2025-1-10 16:02 , Processed in 0.0370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