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对建筑业劳务人员就业现状的经济学解释

[复制链接]
boyboy2 发表于 2008-8-19 22: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目前,我国建筑劳务人员普遍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作业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建筑劳务人员与建筑劳务组织之间没有固定的合同关系,流动性大,基本属于非正规就业。
  一、非正规就业的相关概念
  非正规就业包括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和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
  (一)非正规部门
  非正规部门的概念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名为《就业、收入和公平:肯尼亚增加生产性就业的战略》的调查报告中首先提出来的。这份报告提出了非正规部门的七个特征,他们是:1.容易进入。2.依靠土地资源。3.企业由家庭所有。4.小规模经营。5.劳动密集型和适应性技术。6.在正规教育系统之外获得技术。7.不受干预和竞争性的市场。随着人们对非正规部门的认识逐渐加深,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年和1993年分别对非正规部门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另外世界银行及各国的经济学家也分别对非正规部门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综合这些定义,非正规部门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小规模经营。2.处于国家的制度框架之外,不遵守国家的劳动法规和其他管理规定。这一特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或者指的是相关的经营单位没有在国家的相关部门进行注册,从而在统计上没有显示出来,不依法纳税;或者指的是有雇工的单位设法躲避雇员的各种税收和社会保险金,不遵守关于工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等的规定,所有劳动者都在社会保障系统之外工作或经营;或者二者兼具。3.雇佣双方的关系不固定、不正式。4.经济行为具有合法性。5.劳动密集。6.灵活性高。在非正规部门中的就业称为非正规部门就业。
  目前在建筑市场上存在的大量包工头组织,他们经营规模不大,并且没有注册,依靠挂靠的资质或无资质经营,处于国家的制度框架之外,不遵守国家的劳动法规等规定,一般不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包工头组织属于典型的非正规部门。在包工头组织内就业的广大农民工属于典型的非正规就业。
  (二)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
  正规部门内的非正规就业指的是正规部门内部没有正式和稳定的劳动关系,其就业条件不受劳动法和其他相关规定的管理约束、不执行相关劳动标准的就业形式。例如我国国有企业的临时工、公共事业部门的临时工等,绝大多数是属于非正规就业。
  目前在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属于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
  二、建筑劳务用工非正规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一)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解释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约翰。穆勒那里,他在反驳亚当。斯密的报酬平衡原理(对于因职业形成的工资差异,其本质是起到一个平衡补偿的作用,即认为差异存在的目的在于消除差异)时形成了这一思想。他指出,"真正费力和真正讨厌的劳动所赚到的钱,不但不比其他的劳动多,而且几乎比其他任何一种劳动都少,因为只有那些没有选择余地的人,才做这种工作".他要表达的思想是,差异的存在原因在于差异本身。这一点成为后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立足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开始分析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迈克尔。J.庇奥尔在1970年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即劳动力市场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一级市场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岗位较有保障、职业前景较好、工作安全性好、作业的管理过程规范多,求职者往往受过良好教育、出身富裕家庭。二级市场就业的工作特点有: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具有不稳定和暂时性,很少有个人升迁机会,求职者往往是穷人、年轻人、移民、妇女等。同时该理论也解释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即:从劳动力组织和产品市场的相互作用及二者依时间序列而演进的相互关系看,产品需求稳定的企业创造了包含就业保障条款在内的正规劳动力市场,而产品需求不稳定的企业则只能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从事生产活动。
  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的就业属于二级劳动力市场。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建筑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稳定。我国建筑劳务需求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同一施工项目,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施工季节,以及建筑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建筑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均有明显的变化,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建筑用工量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建筑施工所需的劳动力虽然总量很大,但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建筑劳务需求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建筑劳务市场的二级市场属性。
  (二)基于贫困就业理论的解释
  贫困就业理论是关于非正规就业产生和发展的内动力学说,它强调城市的内部结构分化,特别是由城市失业和贫困化而引起的社会阶层分化,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产生和繁荣。国际劳工组织对于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该组织创立了非正规就业这一概念,并把它视为不充分就业的具体表现,那些没有能力进入现代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只好退而求其次,进入非正规部门就业。
  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城市中自谋职业和临时工急剧增加,成为解决这些国家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对这些国家贫困化问题、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后,国际劳工组织认为非正规就业具有像海绵一样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减轻城市贫困的功能,认为非正规就业可以作为城市贫困群体的一种就业模式。
  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造成城市大量的下岗失业职工,同时农村中又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解决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就成为了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随着经济、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也会新增很多正规的就业岗位,但是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城市居民的就业利益,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利用户籍制度等多种手段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正规劳动力市场的转移,这些新增的正规部门大多被城市居民所占有。体制因素造成了城市正规劳动力市场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相分割,城市的正规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进行了多重限制,因此我国大部分农民工被迫非正规就业。建筑业的就业门槛低,工作条件艰苦,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农民工处于非正规就业的形式下,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的就业也只能是非正规就业。
  (三)基于二元经济理论的解释
  二元经济理论是关于非正规就业产生和发展的外动力学说,它跳出城市自身,从城乡关系和城市化的宏观视角解释非正规就业的发育过程。
  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了《劳动力市场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最早系统地提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转移模式。这就是刘易斯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模型".这一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分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传统部门)和现代工业体系(现代部门),这两大部门的经济属性和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引发了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二元经济的存在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可能是无限供给的。农村经济体系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要现代部门扩大规模,两大部门之间存在工资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廉价的劳动力使工业部门的剩余产品和资本积累增加,生产规模将扩大,能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为止。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当中,社会的整体生产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二元经济也逐渐转向一元经济,各个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工资等差别将缩小或消失。但受资本供给的约束,及劳动力个体技能水平的制约,现代部门不能吸纳全部剩余劳动力。因此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临时就业或自我雇佣,即非正规就业。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释放出来,重新配置到城市生产部门,使城乡生产有明显的分工,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与传统发展经济学划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同,托达罗模型将城市劳动力市场也进行了二元化,即把城市部门划分为现代部门(一般为正规部门)和传统部门(一般为非正规部门)。托达罗认为农村过剩劳动力并非由传统农业部门直接进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而是先进入城市传统经济部门即非正规部门,由此产生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为"农业部门→非正规部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如图1所示(略)。
  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目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我国的二元经济现状决定了我国建筑劳务人员只能是非正规就业。
  三、我国建筑劳务人员将逐渐改变非正规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是否已进入刘易斯转折点,专家学者尚有争论。本文引用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作为理论依据。根据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课题组预测,如果粗略地把劳动年龄人口看作劳动力供给的话,其净增量不能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情形,将会发生在2004~2009年间。2013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降为零。这种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必然在近些年的劳动力市场上,以我们以往从未见识过的方式表现出来。专家们研究发现,目前,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人口总量还是劳动力年龄结构分析,劳动力短缺都不会是暂时性的现象,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已经凸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的全面实地调查显示:3/4的农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具体到建筑业,现在的农民工所面临的不再是最初那种只能干建筑工的局面了,他们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由于建筑业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年轻的农民工不愿从事建筑业,有效民工(能够满足需求的民工)减少了。相对于老一代民工来讲,新一代民工受教育程度要高于老一代,使他们中有许多人更愿意选择建筑业外的其他行业就业。目前建筑工人的工资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而言很高的水平,而现在建筑工人仍然面临短缺的状况。
  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劳动力将由过剩变为短缺,相应的国家政策也将由偏向资本变为偏向劳动者。这就为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包括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岗位的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等创造了条件。我国目前的建筑劳务组织主要是包工头的组织模式。由于包工头组织天生属于一种地下的非正规经济,没有登记注册,不便于国家监管。也使建筑劳务人员在组织上、生活上具有高流动性,使他们缺乏归属感,使农民工的工作业绩不能积累。因此在我国建筑劳务人员逐渐由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转变的过程中,包工头制度将逐渐被淘汰。通过建立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将农民工都纳入具有法人性质的企业当中,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可以使他们在组织上、生活上各有所属,增加那些想迁移城市生活的劳动力持续在建筑业从业的意愿。降低建筑劳务人员的高流动性,使建筑劳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可以累积,有一个可晋升的职业发展前景,创造一个充满激励机制的工作环境。从而为建筑业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在我国建筑劳务人员逐渐由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的转变过程中,劳务分包企业必然要取代包工头组织。
  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由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著名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拥有剩余劳动力的农村,生产效率是可以提高的,并且不断产生出新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短缺,并不会在瞬时完成,在他们看来,在欠发达国家这个过程可能经过几十年才能完成。因此,刘易斯转折点实际上是一个转折的过程。这个转折过程不同国家经历的时间和表现形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说我国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只是说我国已经进入这一转折过程。这一过程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时,我国目前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6年11月份公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中认为,十一五期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大阻碍了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的转变。因此,我国建筑劳务人员向非正规就业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在线 ( 冀ICP备13013406号-2 )

GMT+8, 2024-12-29 20:16 , Processed in 0.0295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