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钢结构设计]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988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08-12-22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与广东省重点文化项目,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总高度44.5米。建筑外轮廓则采用凹凸不平的立面造型,把博物馆构思成为一个中国古时期精雕细琢的容器。钢结构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桁架悬吊悬吊预应力结构体系,由悬臂23米的巨型桁架悬吊下部3层结构,总用钢量1.8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悬挑悬吊结构建筑。本工程施工采用两轨道液压千斤顶顶推同步累计滑移工艺,其中巨型屋面钢桁架重8800吨,采用滑移技术完成,滑移总量[8800吨]、高度[37.5米]、滑距[124米]居世界第一,单跨跨度117米,用钢量近20000吨。2007年3月份到6月底为钢结构项目攻坚阶段,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作为百年项目,无价之宝的储存地,自己深感责任重大, 精工是负责任的企业,工程竣工几十年后仍保持监控,这项技术在全行业得到了推广,体现了精工技术和效益的综合实力。

主要技术创新:采用柔性轨道分离式滑移工艺,该技术在国内首次使用;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顶推滑移,实现了轨道梁水平内力自平衡和24个千斤顶同步顶推;拟合现场连接形式,进行施工全过程计算机仿真;使用振弦式传感器进行结构施工及使用全过程的应力监测,利用全站仪进行悬臂桁架滑移过程和悬吊结构现场全过程的位移监测;利用EM磁通量法进行桁架预应力索的张力监测,分析群索效应和索转弯后的拉力损失,该试验理念和设备由德国引进,在国内施工现场首次使用;采用超声波冲击振动仪进行现场桁架受拉焊缝残余应力消减。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设计方案新颖,风格独特,像一个“盛满珍宝的容器”,是广州市内新建的七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广州市在2010年亚运会的重点工程。精工钢构承建了本工程全部钢结构的深化设计、加工制作、施工安装任务。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在钢结构,建成后的亮点依然在钢结构”,“精工钢构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工程中采用了诸多新技术,摆脱了施工条件的限制,确保了整个工程的进度”,集团副总裁、华南事业部总经理陈国栋说,广东省博新馆采用劲性钢管混凝土剪力墙+预应力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因场地限制,精工钢构创造性地提出了“高空等标高、计算机控制累积滑移”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主桁架滑移是广东省博工程的关键工序。为确保成功,在工程开工前,华南事业部技术部门切实做好深化设计,保证构件精准到位,并设计好滑移胎架和轨道梁,为滑移打下了基础;在滑移前和滑移后,他们深入现场进行跟踪测试和测量,设置观测点100多个,获取了滑移前后桁架和主体变形等重要数据,为滑移稳步推进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支持,确保滑移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广东省博工程滑移吸引了广东省内广泛关注,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多家媒体在黄金时刻或进行大版面报道。此次中国钢结构网作为行业权威媒体专程来工地现场采访报道,非常感谢你们的敬业精神,希望在行业大众的共同努力下把我们的钢结构事业发扬光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