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结构设计]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

[复制链接]
seabob 发表于 2007-8-16 17: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三 大 特 点
1、内容全面。广度上基本覆盖了《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核的主要‘知识点’;深度上以够用为准。
2、实战性强。全部内容针对考试要求、通过例题讲述如何答题,目标就是想快速提高读者手算解题的操作能力。
3、便于速查。每个例题均用标题来反映所讲述的‘知识点’、十分便于读者查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4月下旬发行
本书是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要求、按照新《规范》的内容编写的。包含了“荷载效应”和“结构抗力”二大部分。通过606道计算例题,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各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和计算技巧。
“注册考试”不是考核工程师的学术水平和理论知识,主要目的是考核工程师的设计计算技能。“注册考试”采用‘选择题’的命题方式,‘选择题’考试的基本特点是考题“量大面广”、80道考题涉及到《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85%的考题是‘计算类’考题,若考生每六分钟(平均数)就能准确完成一道考题的计算结果、就能取得考试成功。所以全面掌握《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熟练掌握‘手算解题’的技能是取得考试成功的二个关键要素。本书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二个关键要素展开的。
根据85%的考题是‘计算类’考题的这一基本情况,决定了本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工程师提高计算解题的能力。考试是采用‘选择题’、而本书讲述的例题全部采用‘作业题’。一道‘选择题’基本上能考核一个“知识点”,而一道‘作业题’能考核一串互相关联的“知识点”。实际上一组内容相关的‘选择题’串连起来就能组合成一道‘作业题’,同样一道‘作业题’亦能分解成一串‘选择题’。一道‘作业题’虽能考核一串互相关联的“知识点”、但这些串连在一起的“知识点”其难易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知识点”是关键的、是难点,有些却是非常简单、十分容易、仅是为了前后贯通而必须存在的、但要完成它同样要花很多时间。当前考试中的‘选择题’就是将‘作业题’中关键的、是难点的“知识点”集中起来,而将简单的、容易的“知识点”舍弃了,其目的是“取其精华”。因通过不多的关键难点的考核就能判别出考生对解决这类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了。“取其精华”的后果是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有条件来考核更多的其它‘作业题’中的关键难点,将考核的知识面大大地扩展了,导致今天的考题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所以今天考试的难度大于前几年的同类考试,为了适应当前的考试要求、考生在备考时应当全面复习《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每一项考试要求。虽然考试是采用‘选择题’、然而在复习时不宜以‘选择题’作为学习用的例题,因学习必须考虑人的认识过程,要遵守循序渐进、前后呼应的学习规律。如不将相关知识串连起来学、不了解前因后果、仅是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关键难点、则很难进行自学或组织教学,读者会感到所学的知识跳跃性很大、前后不连贯,不易消化、甚至不知从何入手来掌握这些知识。所以本书讲述的例题全部采用‘作业题’。
这些例题中所讨论的“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考试大纲》所规定要考的主要“知识点”。为了便于读者在使用时能方便找到所需要看到的“知识点”,每道例题均有标题、该标题反映该例题的主要“知识点”。该者可以通过目录来寻找所需的例题。
本书的编写原则是:除“常用结构的静力计算”(含‘桥梁结构’中相关内容)外其它内容均采用引导读者直接学习《规范》‘原著’的复习方法。考试时“静力计算”并没有单独出题、而是溶化在各类结构的考题内。总结过去考试中实际出现过的“静力计算”内容,经过分析和归纳、按照一定的系统性,对常用的“静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由于各类结构的考题中、《规范》的规定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亦是评判答案中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唯一根据,所以既熟练、又准确地掌握各类《规范》的规定是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头等重要的大事。多年来的考试经验表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如能紧扣《规范》来进行复习、往往能取得花时间少而成功率高的效果,所以是一个取得考试成功的有效方法。本书的内容就是按《规范》‘原著’加‘计算例题’这种方式来组织的。只有极少部分读者比较生疏的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从满足认识规律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补充了少量《规范》以外的内容,如讲述‘吊车荷载’时增加了有关‘吊车受力特点’的预备知识;又如混凝土结构‘偏心受压柱’计算中添加了‘计算步骤’的补充知识。其它大部分内容均是引导读者通过学习例题来掌握准确应用《规范》的规定这样一个思路来组织内容的。 目 录
第一章 常用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90道例题)
第一节 结构的计算简图
一、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
二、结构体系的简化 第二节 截面的几何性质
一、静矩和形心
【例1.2.1】计算T形截面的形心
二、惯性矩、极惯性矩和惯性积
【例1.2.2】计算组合截面的惯性矩(一)
【例1.2.3】计算组合截面的惯性矩(二)
三、形心主轴
四、截面抵抗矩
五、截面迥转半径
【例1.2.4】计算T形截面的迥转半径
第三节 杆件的受力分析
一、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内力、应力
【例1.3.1】计算简支伸臂梁的内力
【例1.3.2】计算伸臂梁上某截面的正应力
【例1.3.3】计算简支梁的正应力
【例1.3.4】计算矩形截面简支梁各点的剪应力 【例1.3.5】计算工形截面简支梁的剪应力
【例1.3.6】计算倒T形截面简支梁的剪应力
三、组合变形
【例1.3.7】简支梁在斜弯曲时的应力计算
【例1.3.8】偏压柱的正应力计算
【例1.3.9】上刚下柔房屋底层柱轴力的计算
【例1.3.10】屋架下弦节点螺栓在偏心拉力作用下的轴力计算
【例1.3.11】单桩在单向偏心压力作用时承担的轴力计算
【例1.3.12】单桩在双向偏心压力作用时承担的轴力计算
第四节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一、概述
二、多跨静定梁
【例1.4.1】计算多跨静定梁的内力(一)
【例1.4.2】计算多跨静定梁的内力(二) 三、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
【例1.4.3】计算悬臂刚架的内力
【例1.4.4】计算简支刚架的内力
【例1.4.5】计算三铰刚架的内力
【例1.4.6】刚架内力计算
【例1.4.7】计算两跨刚架的内力
四、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
【例1.4.8】用结点法确定桁架的内力
【例1.4.9】用截面法确定桁架的内力
【例1.4.10】确定K式桁架的内力
五、桁架组合结构的内力分析
【例1.4.11】确定组合结构屋架的内力
第五节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单位荷载法
二、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例1.5.1】用单位荷载法求简支梁跨中挠度 【例1.5.2】用单位荷载法求刚架的水平线位移
【例1.5.3】用单位荷载法求桁架跨中的竖向位移
【例1.5.4】用单位荷载法求圆弧形曲杆端点的竖向位移
三、图乘法
【例1.5.5】用图乘法求简支梁跨中挠度
【例1.5.6】用图乘法求伸臂梁外伸端的挠度
【例1.5.7】用图乘法求刚架顶点的水平位移
【例1.5.8】用图乘法求悬臂梁中点的挠度
【例1.5.9】用图乘法求变截面柱顶点的水平位移
【例1.5.10】用图乘法求组合结构的角位移
【例1.5.11】用图乘法求开口刚架顶端二点距离的改变
四、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例1.5.12】单跨刚架支座位移时引起截面转角的计算
【例1.5.13】桥梁支座位移时引起截面转角的计算
五、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计算
【例1.5.14】温度改变在r形刚架端点产生的竖向位移计算
六、制造误差引起的位移计算
【例1.5.15】制造误差引起悬臂桁架端点产生的竖直位移计算
第六节 力法
一、力法的基本概念
【例1.6.1】用力法求连续梁的内力
【例1.6.2】用力法求二铰门式刚架的内力
【例1.6.3】用力法求桁架的内力
【例1.6.4】用力法求r形刚架的内力
二、力法计算的简化
【例1.6.5】结构对称、荷载不对称、用力法求内力 【例1.6.6】结构对称、荷载对称、用力法求内力
【例1.6.7】超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例1.6.8】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例1.6.9】单跨排架的内力计算
【例1.6.10】两跨不等高排架的内力计算
三、支座位移、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
【例1.6.11】支座沉降在刚架内产生的内力计算
【例1.6.12】温度变化在刚架内产生的内力计算
第七节 位移法和剪力分配法
一、位移法
【例1.7.1】用位移法求г形刚架的内力
【例1.7.2】用位移法求单跨刚架的内力
【例1.7.3】用位移法求二跨刚架的内力
【例1.7.4】用位移法求连续梁在支座沉降时的内力
【例1.7.5】用位移法求温度变化时刚架内产生的弯矩值
二、剪力分配法
【例1.7.6】排架弯矩计算
【例1.7.7】风荷载作用下排架的内力计算
【例1.7.8】吊车荷载作用下排架的内力计算
【例1.7.9】山墙抗风柱的内力计算
【例1.7.10】变截面柱排架在吊车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例1.7.11】变截面柱排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例1.7.12】复式刚架的内力计算
第八节 力矩分配法和无剪力分配法
一、力矩分配法
【例1.8.1】两跨连续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例1.8.2】T形刚架的杆端弯矩计算
【例1.8.3】两跨连续梁在力偶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例1.8.4】三跨连续梁的弯矩计算
【例1.8.5】丌形刚架的弯矩计算
【例1.8.6】带伸臂连续梁的弯矩计算
【例1.8.7】奇数跨对称连续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例1.8.8】奇数跨对称连续梁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例1.8.9】对称连续梁支座沉降时的弯矩计算
【例1.8.10】连续梁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的内力计算
二、无剪力分配法
【例1.8.11】两层单跨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例1.8.12】用无剪力分配法计算F形刚架的弯矩值
【例1.8.13】用无剪力分配法计算T形刚架的弯矩值
【例1.8.14】用无剪力分配法计算带伸臂刚架的弯矩值
三、超静定结构小结g
第九节 近似法
一、超静定结构静定化
【例1.9.1】一次超静定桁架的近似计算
二、多跨多层刚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例1.9.2】用分层法作框架的弯矩图
三、多跨多层刚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例1.9.3】用悬臂梁法作刚架的弯矩图
【例1.9.4】用反弯点法作框架的弯矩图
【例1.9.5】用D值法作框架的弯矩图
四、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
【例1.9.6】框架侧移计算
第十节 影响线
一、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
二、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三、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例1.10.1】用机动法求简支梁跨中截面的内力影响线
四、机动法作连续梁影响线轮廓
五、影响线的应用
【例1.10.2】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值
【例1.10.3】用影响线求多跨静定梁某截面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正负最大弯矩
【例1.10.4】简支梁在汽车荷载作用下跨中某截面的最大弯矩
【例1.10.5】简支梁在吊车荷载作用下跨中某截面的最大弯矩
【例1.10.6】两跨静定梁在吊车荷载作用下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
六、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例1.10.7】确定简支梁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绝对最大弯矩
七、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八、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例1.10.8】作两跨不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
第二章 荷载(36道例题)
第一节荷载效应组合
一、基本组合
【例2.1.1】屋面板纵肋跨中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
【例2.1.2】办公楼底层柱内力的基本组合设计值
【例2.1.3】排架柱底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一)
【例2.1.4】排架柱底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二)
【例2.1.5】排架柱底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三)
二、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例2.1.6】屋面板纵肋跨中弯矩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第二节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例2.2.1】设计病房的梁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例2.2.2】设计会议室的梁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例2.2.3】设计车库的梁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例2.2.4】设计教学楼的柱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例2.2.5】设计宿舍楼的基础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例2.2.6】设计停车楼的基础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
二、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例2.2.7】冶炼车间钢工作平台检修荷载的折减
三、屋面活荷载
【例2.2.8】上人屋面活荷载计算
四、屋面积灰荷载 【例2.2.9】高低跨交界处积灰荷载的计算
【例2.2.10】天沟处积灰荷载的计算
五、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例2.2.11】现浇挑檐承担的施工和检修荷载计算
【例2.2.12】预制挑檐施工期间的倾覆稳定验算
【例2.2.13】雨蓬在施工和检修期间的强度和倾覆稳定验算
【例2.2.14】栏杆水平荷载计算
六、动力系数
第三节 吊车荷载
一、桥式吊车的受力情况
二、《规范》规定
三、吊车梁所承担的吊车荷载
【例2.3.1】最大轮压产生吊车梁的最大弯矩标准值(乘动力系数)
【例2.3.2】最大轮压产生吊车梁的最大弯矩准永久值(未乘动力系数) 【例2.3.3】钢吊车梁的最大轮压设计值和横向水平荷载设计值
四、排架所承担的吊车荷载
【例2.3.4】一台吊车作用于排架上的荷载
【例2.3.5】二台吊车作用于排架上的竖向力Dmax、Dmin
【例2.3.6】二台吊车作用于排架上的横向水平力Tmax
【例2.3.7】二台吊车作用于排架上的纵向水平力T0
第四节 雪荷载
一、《规范》规定
二、算例
【例2.4.1】计算檩条所承受的雪荷载
【例2.4.2】计算屋面板所承受的雪荷载
【例2.4.3】高低屋面房屋屋面板所承受的雪荷载
【例2.4.4】雪荷载在桁架斜腹杆内所产生的内力
第五节 风荷载
一、《规范》规定
二、算例
【例2.5.1】无天窗单跨单层厂房的风荷载计算
【例2.5.2】有天窗单跨单层厂房的风荷载计算
【例2.5.3】封闭高低双坡屋面房屋的风荷载计算
【例2.5.4】双跨单层厂房的风荷载计算
【例2.5.5】八层楼房的风荷载计算
第三章 地震作用(47道例题)
第一节 场地、地基和基础
一、场地
【例3.1.1】确定场地类别(Ⅲ类)
【例3.1.2】确定场地类别(Ⅱ类)
【例3.1.3】确定场地类别(无剪切波速资料)
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例3.1.4】地基土抗震承载力验算
三、液化土
【例3.1.5】液化影响判别(du+dw=1.5d0+2db-4.5)
【例3.1.6】液化影响判别(du+dw<1.5d0+2db-4.5)
【例3.1.7】工程场地液化等级评价
【例3.1.8】求液化指数、判别液化等级判别
四、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
【例3.1.9】单桩的竖向抗震承载力计算(静载试验法)
【例3.1.10】单桩的竖向抗震承载力计算(经验参数法)
【例3.1.11】大直径单桩的竖向抗震承载力计算
【例3.1.12】有液化土层时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的计算
第二节 地震作用计算
一、一般规定
二、底部剪力法
【例3.2.1】水塔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2】单层单跨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3】两层单跨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4】两跨不等高单层厂房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5】三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6】四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7】八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二、屋面突出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例3.2.8】屋面局部突出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例3.2.9】单跨两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10】两跨三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四、钢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2.11】四层钢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五、截面抗震验算
【例3.2.12】单层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例3.2.13】八层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第三节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第四节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
一、砌体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例3.4.1】四层砖砌体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4.2】六层砖砌体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例3.4.3】带小塔楼砖混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二、砌体墙段的层间等效刚度
【例3.4.4】无洞口墙段的抗侧移刚度
【例3.4.5】小开口墙段的抗侧移刚度(开洞率<0.3)
【例3.4.6】小开口墙段的抗侧移刚度(开洞率=0.3)
【例3.4.7】大开口(门洞)墙段的抗侧移刚度
【例3.4.8】大开口(带窗的门洞)墙段的抗侧移刚度
【例3.4.9】大开口(窗洞)墙段的抗侧移刚度
【例3.4.10】二个洞口墙段的抗侧移刚度
三、横向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
【例3.4.11】楼层地震剪力的横向分配
四、同一道墙各墙段间地震剪力的分配
【例3.4.12】各墙段间地震剪力的分配
五、墙体抗震强度验算
【例3.4.13】单层砖房横墙的抗震强度验算
【例3.4.14】五层砖房横墙的抗震强度验算
六、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
【例3.4.15】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层柱内力计算
七、多层内框架房屋
【例3.4.16】多层内框架砖房外壁柱和内柱的地震剪力计算
第五节 单层工业厂房
一、抗震计算
二、横向抗震验算
【例3.5.1】单跨砖柱厂房的横向抗震验算
【例3.5.2】两跨砖柱厂房的横向抗震验算
三、纵向抗震验算
【例3.5.3】两跨砖柱厂房的纵向抗震验算
四、纵向支撑计算
【例3.5.4】柱间支撑斜杆的抗震强度验算
【例3.5.5】屋盖端部竖向支撑杆件的抗震强度验算
五、抗震排架柱的配筋计算 【例3.5.6】抗震排架柱的配筋计算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95道例题)
第一节 受弯构件
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例4.1.1】矩形截面单筋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一)
【例4.1.2】矩形截面单筋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二)
【例4.1.3】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求解一)
【例4.1.4】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求解二)
【例4.1.5】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图表求解)
【例4.1.6】单跨简支板的配筋计算(用图表求解)
【例4.1.7】矩形截面单筋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例4.1.8】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计算As、As’)
【例4.1.9】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图表计算As、As’)
【例4.1.10】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计算As)
【例4.1.11】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图表计算As、参数为γs)
【例4.1.12】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用图表计算As、参数为ξ)
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例4.1.13】第一类T形截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例4.1.14】第二类T形截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例4.1.15】槽形板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例4.1.16】空心楼板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例4.1.17】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用公式计算)
【例4.1.18】第一类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用图表计算)
【例4.1.19】第二类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用图表计算、参数为γs)
【例4.1.20】第二类T形截面独立梁的配筋计算(用图表计算、参数为ξ)
【例4.1.21】肋形楼盖次梁的配筋计算
【例4.1.22】空心板的配筋计算
三、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例4.1.23】地下室底板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例4.1.24】均布荷载作用下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例4.1.25】集中荷载作用下独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例4.1.26】均布荷载作用下箍筋梁的配筋计算
【例4.1.27】集中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独立梁的箍筋配置计算
【例4.1.28】集中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独立梁的箍筋配置计算
【例4.1.29】均布、集中荷载共同作用下箍筋梁的配筋计算
【例4.1.30】复杂荷载作用下箍筋梁的配筋计算
【例4.1.31】均布荷载作用下弯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例4.1.32】均布荷载作用下箍筋梁配置弯筋的计算
【例4.1.33】均布荷载作用下弯筋梁配置箍筋的计算
【例4.1.34】均布荷载作用下伸臂梁的腹筋计算
【例4.1.35】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腹筋计算
【例4.1.36】集中、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简支梁的腹筋计算
【例4.1.37】集中、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伸臂梁的腹筋计算
第二节 受压构件
一、轴心受压构件
【例4.2.1】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
【例4.2.2】轴心受压柱的配筋计算
【例4.2.3】螺旋式箍筋轴压柱的配筋计算
二、偏心受压构件
【例4.2.4】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N求M(ξ<2αs /h 0)
【例4.2.5】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N求M(ξb >ξ>2αs /h 0)
【例4.2.6】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N求M(ξ>ξb)
【例4.2.7】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е0求N(ξ<2αs /h 0)
【例4.2.8】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е0求N(ξb >ξ>2αs /h 0)
【例4.2.9】偏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已知е0求N(ξ>ξb)
【例4.2.10】对称配筋偏压柱的配筋计算(ξ<2αs /h 0)
【例4.2.11】对称配筋偏压柱的配筋计算(ξb >ξ>2αs /h 0)
【例4.2.12】对称配筋偏压柱的配筋计算(ξ>ξb)
【例4.2.13】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已知As’求As(ξ>2αs /h 0)
【例4.2.14】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已知As’求As(ξ<2αs /h 0)
【例4.2.15】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 、As’(ξ>2αs /h 0)
【例4.2.16】不对称配筋大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 、As’(ξ<2αs /h 0)
【例4.2.17】不对称配筋小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 、As’(As受拉)
【例4.2.18】不对称配筋小偏压柱的配筋计算,求As 、As’(As受压)
【例4.2.19】最不利内力组合的判断(大偏压)
【例4.2.20】最不利内力组合的判断(小偏压)
三、工形截面偏压构件
【例4.2.21】工形柱的配筋计算
四、受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例4.2.22】框架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例4.2.23】排架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第三节 受拉、受扭、受冲切和局部受压
一、受拉构件
【例4.3.1】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例4.3.2】轴心受拉构件的配筋计算
【例4.3.3】对称配筋偏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例4.3.4】对称配筋偏拉构件的配筋计算
【例4.3.5】受拉构件的箍筋配置计算
二、受扭构件
【例4.3.6】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例4.3.7】纯扭构件的配筋计算
【例4.3.8】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构件的配筋计算
三、受冲切构件
【例4.3.9】无梁楼板(无孔)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例4.3.10】无梁楼板(有孔)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例4.3.11】无梁楼板的受冲切钢筋计算 四、局部承压
【例4.3.12】方格网配筋的局部承压承载力计算
【例4.3.13】螺旋式配筋的局部承压承载力计算
第四节 其它结构构件
一、梁内的附加钢筋计算
【例4.4.1】集中荷载作用点的附加钢筋计算
【例4.4.2】梁内弯折角处的配筋计算
二、梁柱节点
【例4.4.3】顶层梁端钢筋锚固的计算
【例4.4.4】中间层梁柱节点处钢筋锚固的计算
三、墙
【例4.4.5】墙两端纵向钢筋的配筋计算
【例4.4.6】墙内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计算
四、叠合式受弯构件
【例4.4.7】叠合式简支梁的配筋计算
四、深受弯构件
【例4.4.8】简支深梁的配筋计算
【例4.4.9】连续深梁的配筋计算
五、牛腿
【例4.4.10】支承吊车梁的牛腿
【例4.4.11】支承屋面梁的牛腿
六、预埋件及吊环
【例4.4.12】受拉预埋件
【例4.4.13】受剪预埋件
【例4.4.14】弯折锚筋预埋件
【例4.4.15】吊环计算
第五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例4.5.1】后张法轴拉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例4.5.2】先张法轴拉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第六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一、抗裂验算
【例4.6.1】预应力轴拉构件的抗裂验算
二、裂缝宽度控制验算
【例4.6.2】矩形截面简支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例4.6.3】轴拉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
三、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例4.6.4】T形梁的挠度验算
【例4.6.5】圆孔板的挠度验算
第七节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第五章钢结构(99道例题)
第一节 受弯构件的计算
一、强度计算
【例5.1.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热轧工字钢简支梁的强度、刚度验算
【例5.1.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热轧工字钢简支梁的强度、刚度验算
【例5.1.3】焊接工形等截面简支梁的强度、刚度验算
【例5.1.4】双向弯曲简支檩条的强度、刚度验算
二、整体稳定计算
【例5.1.5】轧制工字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
【例5.1.6】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跨中有一个侧向支承点)
【例5.1.7】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跨中有二个侧向支承点)
【例5.1.8】单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跨中无支承点)
【例5.1.9】单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验算(跨中有一个侧向支承点)
三、局部稳定计算
【例5.1.10】工字形简支梁的局部稳定验算(验算支座处的局部稳定)
【例5.1.11】工字形简支梁的局部稳定验算(验算二个区格的局部稳定)
【例5.1.12】主梁加劲肋设计
【例5.1.13】突缘支座的支承加劲肋承载力计算
【例5.1.14】突缘支座的支承加劲肋承载力计算(支承肋与柱翼板相连)
第二节 轴心受力构件的计算
一、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例5.2.1】按长细比选择屋架系杆的截面
【例5.2.2】按长细比选择支撑杆件
二、填板连接
【例5.2.3】确定压杆的填板数量
【例5.2.4】确定拉杆的填板数量
【例5.2.5】确定十字形腹杆的填板数量
三、轴心受拉构件
【例5.2.6】有孔角钢拉杆的承载力计算
【例5.2.7】下弦拉杆的截面选择
【例5.2.8】单边连接角钢的受拉承载力计算
四、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
【例5.2.9】工形截面柱的刚度、整体稳定验算
【例5.2.10】工形截面柱的强度、刚度验算
【例5.2.11】工形截面柱的局部稳定验算
【例5.2.12】T形截面压杆的承载能力验算
【例5.2.13】上弦压杆的计算长度和截面验算
【例5.2.14】支架的杆件截面设计
【例5.2.15】托架的杆件截面设计
【例5.2.16】工形柱的截面验算(利用腹板屈曲后的强度)
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
【例5.2.17】格构柱的强度、稳定和刚度验算
【例5.2.18】缀条式柱的稳定验算
【例5.2.19】缀板式柱的稳定验算 第三节 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一、强度计算
【例5.3.1】T形截面拉弯构件的强度验算
【例5.3.2】倒T形截面拉弯构件的强度验算
【例5.3.3】工形截面拉弯构件的强度验算
二、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例5.3.4】单层单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例5.3.5】双层单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例5.3.6】单层双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例5.3.7】双层双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例5.3.8】三层四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例5.3.9】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例5.3.10】单跨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三、双轴对称实腹式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 【例5.3.11】工形截面柱的承载能力验算(跨中有一个侧向支承点)
【例5.3.12】工形截面柱的承载能力验算(跨中有二个侧向支承点)
【例5.3.13】箱形截面柱的承载能力验算
【例5.3.14】单层单跨框架柱的承载能力验算
【例5.3.15】山形门式刚架柱的承载能力验算
【例5.3.16】确定单层双跨框架柱的承载能力
四、单轴对称实腹式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
【例5.3.17】双角钢T形截面压弯构件的稳定性和刚度验算
【例5.3.18】天窗架端竖杆的整体稳定验算
【例5.3.19】屋架上弦压弯构件杆的承载能力验算
五、格构式压弯构件
【例5.3.20】缀板式格构柱的承载能力验算
【例5.3.21】缀条式格构柱的承载能力验算
第四节 构件的连接计算
一、焊接连接
【例5.4.1】轴心受拉钢板的对接焊缝连接
【例5.4.2】轴心受拉钢板的对接焊缝连接(q=56°)
【例5.4.3】T形截面牛腿的对接焊缝连接
【例5.4.4】工形截面牛腿的对接焊缝连接
【例5.4.5】工形截面简支梁的对接焊缝连接
【例5.4.6】按构造要求计算焊脚的尺寸
【例5.4.7】轴心压力作用下环形截面杆件的焊缝连接计算
【例5.4.8】竖立钢板用角焊缝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拉、剪)
【例5.4.9】角钢用角焊缝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
【例5.4.10】双盖板对接接头的角焊缝计算
【例5.4.11】角焊缝盖板连接计算
【例5.4.12】角钢和节点板连接计算(两面侧焊连接)
【例5.4.13】角钢和节点板连接计算(三面围焊连接)
【例5.4.14】竖立钢板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拉、剪、弯)
【例5.4.15】T形牛腿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仅考虑竖焊缝承载)
【例5.4.16】T形牛腿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全部焊缝承载)
【例5.4.17】工形牛腿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仅竖焊缝为角焊缝)
【例5.4.18】工形牛腿连接于钢柱上的焊缝计算(全部为角焊缝)
二、螺栓连接
【例5.4.19】两角钢拼接的螺栓连接
【例5.4.20】两钢板拼接的螺栓连接
【例5.4.21】两不等厚钢板拼接的螺栓连接
【例5.4.22】梁柱相连的螺栓连接
【例5.4.23】牛腿与柱相连的螺栓连接(l1>15d0)
【例5.4.24】确定屋架下弦端节点的螺栓有效面积(小偏拄)
【例5.4.25】确定屋架下弦端节点的螺栓有效面积(大偏拄)
【例5.4.26】屋架下弦端节点螺栓连接的强度验算(大偏拄)
【例5.4.27】屋架下弦端节点螺栓连接的强度验算(拉、剪)
三、高强螺栓连接
【例5.4.28】角钢和节点板的搭接连接(用螺栓连接)
【例5.4.29】角钢和节点板的搭接连接(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30】角钢和节点板的搭接连接(用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31】两钢板的拚接连接(用螺栓连接)
【例5.4.32】两钢板的拚接连接(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33】两钢板的拚接连接(用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34】钢板连接的承载能力计算(用螺栓连接)
【例5.4.35】钢板连接的承载能力计算(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36】牛腿连接的承载能力验算(用螺栓连接)
【例5.4.37】牛腿连接的承载能力验算(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38】柱间支撑端节点连接设计(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39】柱间支撑端节点连接设计(用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40】梁端节点端板连接设计(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41】柱间支撑端节点连接设计(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例5.4.42】梁端节点端板连接设计(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第五节 钢结构的疲劳验算
【例5.5.1】对接焊缝的疲劳验算
【例5.5.2】节点板的疲劳验算
【例5.5.3】吊车梁的疲劳验算
第六章 砌体结构(74道例题)
第一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 一、刚性方案的静力计算
【例6.1.1】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刚性方案)
【例6.1.2】9m梁的梁端弯矩在墙体上的分配
二、弹性方案的静力计算
【例6.1.3】单层房屋的静力计算(弹性方案)
三、刚弹性方案的静力计算
【例6.1.4】单层房屋的静力计算(刚弹性方案)
四、上柔下刚的静力计算
【例6.1.5】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
第二节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一、受压构件
【例6.2.1】采用混合砂浆砌筑的砖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
【例6.2.2】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砖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
【例6.2.3】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的砖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
【例6.2.4】偏心压力作用下砖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
【例6.2.5】排架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弹性方案)
【例6.2.6】排架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刚弹性方案)
【例6.2.7】T形截面砖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轴向力偏向翼缘一侧)
【例6.2.8】T形截面砖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轴向力位于壁柱内)
【例6.2.9】T形截面灰砂砖柱的受压承载力计算
【例6.2.10】带壁柱墙的受压承载力计算
二、局压构件
【例6.2.11】柱下端支承处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例6.2.12】柱下端支承处墙体(水泥砂浆砌筑)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2.13】深梁梁端支承处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2.14】梁端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α=h)
【例6.2.15】梁端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α<h)
【例6.2.16】梁端有垫块时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预制垫块)
【例6.2.17】梁端有垫块时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现浇垫块)
【例6.2.18】梁端下壁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2.19】梁端砖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2.20】垫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2.21】垫梁下带壁柱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三、受弯、轴拉与受剪构件
【例6.2.22】沿齿缝截面破坏的受弯承载力验算
【例6.2.23】沿通缝截面破坏的受弯承载力验算
【例6.2.24】轴心受拉承载力验算
【例6.2.25】拱支座截面的受剪承载力验算(混合砂浆砌筑)
【例6.2.26】拱支座截面的受剪承载力验算(水泥砂浆砌筑)
第三节 砌块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例6.3.1】确定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对孔错缝搭砌)
【例6.3.2】确定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错孔砌筑)
【例6.3.3】确定灌孔砌筑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
【例6.3.4】轴心压力作用下砌块砌筑墙体(无灌孔)的承载力计算 【例6.3.5】轴心压力作用下砌块墙体(灌孔砌筑)的承载力计算
【例6.3.6】轴心压力作用下砌块砌筑独立柱的承载力计算
【例6.3.7】偏心压力作用下砌块墙体的承载力计算
【例6.3.8】偏心压力作用下砌块柱(无灌孔)的承载力计算
【例6.3.9】偏心压力作用下砌块柱(灌孔砌筑、|g<2|)的承载力计算
【例6.3.10】偏心压力作用下砌块柱(灌孔砌筑、|g>2|)的承载力计算
【例6.3.11】T形截面砌块砌体的受压承载力计算
【例6.3.12】砌块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3.13】垫块下砌块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3.14】垫块下砌块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灌孔砌筑)
【例6.3.15】过梁梁端支承处的砌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3.16】砌块砌体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第四节 墙、柱的高厚比
【例6.4.1】砖柱的高厚比验算
【例6.4.2】围墙的高厚比验算
【例6.4.3】多层房屋底层墙的高厚比验算
【例6.4.4】单层房屋带壁柱山墙的高厚比验算(T形墙)
【例6.4.5】单层房屋带壁柱山墙的高厚比验算(十形墙)
【例6.4.6】单层房屋纵墙的高厚比验算
【例6.4.7】有洞墙的高厚比验算
【例6.4.8】设置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第五节 配筋砖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例6.5.1】轴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混合砂浆砌筑)的承载力计算
【例6.5.2】轴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水泥砂浆砌筑)的承载力计算
【例6.5.3】轴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墙体的承载力计算
【例6.5.4】偏心压力作用下网状配筋砖柱的承载力计算
二、组合砖砌体构件
【例6.5.5】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面层砖砌体的承载力计算
【例6.5.6】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砂浆面层砖砌体的承载力计算
【例6.5.7】偏心压力作用下组合砖砌体的承载力计算
【例6.5.8】构造柱组合墙的受压承载力计算
第六节 过梁、墙梁和挑梁
一、过梁
【例6.6.1】砖过梁的承载力计算
【例6.6.2】钢筋砖过梁的配筋计算
【例6.6.3】钢筋混凝土过梁梁端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二、墙梁
【例6.6.4】基础梁的承载力验算和配筋计算(墙体无洞)
【例6.6.5】基础梁的承载力验算和配筋计算(墙体有洞)
【例6.6.6】单跨承重墙梁的内力和承载力的计算(墙体无洞)
【例6.6.7】单跨承重墙梁的内力和承载力的计算(墙体有洞)
三、挑梁
【例6.6.8】挑梁的抗倾覆验算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例6.6.9】墙端设有构造柱时挑梁的抗倾覆验算
【例6.6.10】单层厂房山墙雨蓬的抗倾覆验算
【例6.6.11】三层楼房入口处雨蓬的抗倾覆验算
第七节 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第七章 木结构(15道例题)
第一节 木结构构件的计算
一、材性
二、轴心受拉构件
【例7.1.1】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验算
三、轴心受压构件
【例7.1.2】轴心受压柱的截面选择
【例7.1.3】原木轴心受压柱的直径选择
【例7.1.4】屋架腹杆的承载力验算
四、受弯构件
【例7.1.5】方木简支梁的尺寸选择
四、拉弯与压弯构件
【例7.1.6】方木压弯构件的承载力验算 【例7.1.7】原木屋架上弦压弯构件的承载力验算
【例7.1.8】屋架上弦压弯构件的稳定性验算
第二节 木结构连接的计算
一、齿连接
【例7.2.1】单齿连接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例7.2.2】单齿连接的承压计算
【例7.2.3】双齿连接的承载能力验算
【例7.2.4】双齿连接的抗剪强度验算
二、螺栓连接
【例7.2.5】屋架下弦接头设计
【例7.2.6】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计算
【例7.2.7】确定接头的螺栓数
第八章 地基与基础(65道例题)
第一节 土中应力计算
一、自重应力
【例8.1.1】自重应力计算(无地下水) 【例8.1.2】自重应力计算(有地下水)
二、基底压力
【例8.1.3】轴心压力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例8.1.4】偏心压力作用下的基底压力(一)
【例8.1.5】偏心压力作用下的基底压力(二)
【例8.1.6】出现零应力区时的基底压力计算
【例8.1.7】高层建筑的基底压力计算
三、附加应力
【例8.1.8】轴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
【例8.1.9】偏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
【例8.1.10】不同埋深的基底附加应力
四、用角点法计算土中的附加应力
【例8.1.11】用角点法求基础平面中点基底下的附加应力
【例8.1.12】用角点法求基础平面外某点基底下的附加应力
【例8.1.13】相邻基础对基底下附加应力的影响
【例8.1.14】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图(考虑相邻基础影响)
【例8.1.15】不同长度基础的附加应力
五、土中附加应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第二节 地基承载力计算
一、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例8.2.1】用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例8.2.2】确定抗剪强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三、承载力计算所用的荷载效应
四、基础底面的承载力计算
【例8.2.3】轴心压力作用下基底面积的确定 【例8.2.4】地下水对确定基底面积的影响
【例8.2.5】带壁柱条形基础的基底面积验算
五、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例8.2.6】轴心压力作用时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例8.2.7】偏心压力作用时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六、换填法处理地基后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
【例8.2.8】换填砂石后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
七、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第三节 地基变形计算
一、应作变形验算的范围
二、建筑物的变形允许值
三、地基变形计算所用的荷载效应
四、最终变形量的计算
【例8.3.1】地基沉降计算(无软弱土层) 【例8.3.2】地基沉降计算(有软弱土层)
五、相邻荷载对地基变变的影响
【例8.3.3】地基沉降计算(考虑相邻基础影响)
第四节 土压力与档土墙
一、三种土压力
二、用规范法计算主动土压力
【例8.4.1】用查表法计算主动土压力(α =90°)
【例8.4.2】用查表法计算主动土压力(α =106°)
三、朗肯、库仑土压力理论
【例8.4.3】土压力强度和土压力的计算
四、常见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
【例8.4.4】填土表面作用有均布荷载时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例8.4.5】成层填土时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例8.4.6】墙后填土有地下水时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五、档土墙
【例8.4.7】挡土墙设计
第五节 浅基础计算
一、基础设计所采用的荷载效应
二、无筋扩展基础
【例8.5.1】条形砖基础设计
【例8.5.2】条形砖基础设计(有软弱下卧层)
三、扩展基础
【例8.5.3】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例8.5.4】偏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例8.5.5】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设计
【例8.5.6】偏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设计
【例8.5.7】轴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联合基础设计
【例8.5.8】偏心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联合基础设计
四、柱下条形基础
【例8.5.9】用静力平衡条件求条形基础的内力
【例8.5.10】用力矩分配法求条形基础的弯矩
五、高层建筑筏形基础
【例8.5.11】筏形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六、岩石锚杆基础
【例8.5.12】锚杆抗拔力计算
第六节 桩基础
一、竖向承载力计算时的极限状态表达式
【例8.6.1】基桩承载力验算
二、根据静载试验结果确定桩竖向承载力
【例8.6.2】根据静载试验结果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Sn > 0.15)
【例8.6.3】根据静载试验结果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Sn £ 0.15)
三、根据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桩数不超过3根)
【例8.6.4】单根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
【例8.6.5】单根预制方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
【例8.6.6】三桩基础的基桩承载力计算
三、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
【例8.6.7】规则布桩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验算
【例8.6.8】不规则布桩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验算
四、大直径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例8.6.9】大直径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
【例8.6.10】大直径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
五、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例8.6.11】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六、桩身承载力
【例8.6.12】桩身承载力计算
七、桩基承台
【例8.6.13】桩基承台的承载力验算
八、桩基的抗震验算
第七节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一、复合地基
二、柔性桩
【例8.7.1】确定振冲置换碎石桩的置换率和间距
【例8.7.2】振冲置换碎石桩的设计
【例8.7.3】确定砂桩的置换率和间距
【例8.7.4】砂桩间距的计算
三、半刚性桩
【例8.7.5】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置换率和间距的确定
【例8.7.6】确定水泥土搅拌桩的置换率和根数
【例8.7.7】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
第八节 液化土
第九章 高层建筑结构与高耸结构(48道例题)
第一节 风荷载
【例9.1.1】框-剪结构楼顶处风荷载的计算(D类)
【例9.1.2】框-剪结构楼顶处风荷载的计算(C类)
【例9.1.3】框架结构的楼顶处风荷载的计算
【例9.1.4】高层塔楼的风荷载计算
第二节 地震作用
一、地震作用计算
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例9.2.1】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基底剪力
三、底部剪力法
【例9.2.2】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值
四、自振周期
【例9.2.3】自振周期计算
五、局部小塔楼的影响
【例9.2.4】有局部小塔楼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计算 六、竖向地震作用
【例9.2.5】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第三节 结构设计计算的一般规定
一、房屋高度的分级
二、抗震缝
【例9.3.1】框架结构的抗震缝宽度
【例9.3.2】框-剪结构的抗震缝宽度(8度)
【例9.3.3】框-剪结构的抗震缝宽度(7度)
【例9.3.4】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缝宽度
【例9.3.5】框-剪结构和裙房之间的抗震缝宽度(8度)
【例9.3.6】框-剪结构和裙房之间的抗震缝宽度(7度)
三、抗震等级
【例9.3.7】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
【例9.3.8】框-剪结构的抗震等级
四、连架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例9.3.9】框架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五、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
【例9.3.10】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
【例9.3.11】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
【例9.3.12】框架梁的无地震作用组合和有地震作用组合
【例9.3.13】框架柱的最不利内力组合
六、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
第四节 框架结构设计
一、框架梁
【例9.4.1】非抗震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例9.4.2】抗震框架梁的配筋计算(抗震等级二级)
【例9.4.3】抗震框架梁的配筋计算(抗震等级一级)
二、框架柱
【例9.4.4】验算轴压比(剪跨比>2)
【例9.4.5】验算轴压比(剪跨比<2)
【例9.4.6】非抗震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例9.4.7】抗震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三、框架节点
【例9.4.8】框架节点的承载力计算
第五节 剪力墙结构设计
一、剪力墙
【例9.5.1】剪力值的轴压比与纵向钢筋配置计算
【例9.5.2】剪力值的剪压比与水平钢筋配置计算
二、连梁
【例9.5.3】连梁的配筋计算
三、底层大空间剪力墙
【例9.5.4】计算框支层每根柱所分配到的剪力值
【例9.5.5】确定框支柱最终计算时所用的剪力值
【例9.5.6】上下层刚度比的计算
第六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例9.6.1】各楼层框架部分总剪力的计算
【例9.6.2】确定某楼层框架部分的总剪力
【例9.6.3】确定某楼层一根柱的剪力
第七节 筒体结构设计
【例9.7.1】矩形筒体结构底层柱的轴力计算
【例9.7.2】正方形筒中筒结构底层柱的轴力计算
【例9.7.3】圆形筒中筒结构底层窗间墙的应力计算
第八节 高层钢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
【例9.8.1】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第九节 高耸结构
一、风荷载
【例9.9.1】烟囱的风荷载计算
【例9.9.2】水塔的风荷载计算
二、裹冰荷载
【例9.9.3】拉索上的裹冰荷载计算
三、地震作用
【例9.9.4】烟囱的地震作用计算
四、效应组合
【例9.9.5】风荷载与裹冰荷载共同作用时、由风荷载产生内力的计算
第十章 桥梁结构(33道例题)
第一节 作用在桥梁上的荷载和荷载效应组合
一、作用在桥梁上的荷载
二、荷载效应组合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计算
一、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例10.2.1】用杠杆原理法求支点处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0
【例10.2.2】用偏心压力法求跨中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mc
【例10.2.3】用偏心压力法求横向分布系数(考虑合力作用)
二、主梁内力计算
【例10.2.4】恒载作用下主梁的内力计算
【例10.2.5】活载作用下主梁的内力计算
【例10.2.6】主梁的内力组合
第三节 行车道板的计算
一、行车道板的类型
二、车辆荷载在板上的分布
三、板的有效工作宽度
四、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例10.3.1】一个车轮作用下桥面板的内力计算
【例10.3.2】二辆汽车作用下桥面板的内力计算
【例10.3.3】挂车荷载作用下桥面板的内力计算
五、悬臂板
【例10.3.4】悬臂板的内力计算
【例10.3.5】铰接悬臂板的内力计算
第四节 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例10.4.1】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计算弯矩已知)
【例10.4.2】矩形截面单筋梁的配筋计算(计算弯矩待定)
【例10.4.3】板的配筋计算
【例10.4.4】矩形截面双筋梁的受拉钢筋计算
【例10.4.5】矩形截面双筋梁的配筋计算与截面复核
【例10.4.6】T形梁的配筋计算(I类)
【例10.4.7】T形梁的配筋计算(Ⅱ类)
【例10.4.8】T形梁的配筋计算与钢筋布置(一)
【例10.4.9】T形梁的配筋计算与钢筋布置(二)
【例10.4.10】空心板的配筋计算
三、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例10.4.11】矩形截面梁的箍筋配置计算
【例10.4.12】空心板的箍筋配置计算
四、裂缝宽度验算
【例10.4.13】T形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例10.4.14】空心板的裂缝宽度验算
五、变形验算
【例10.4.15】T形梁的挠度验算
【例10.4.16】T形梁的裂缝宽度、挠度和预拱度计算
第五节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一、三类加筋混凝土结构
二、有效预应力
三、使用阶段应力计算
【例10.5.1】后张预应力T形梁的跨中截面应力验算
【例10.5.2】后张法梁桥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估算纵筋面积
四、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例10.5.3】预应力空心板桥的配筋计算与强度验算
五、变形验算
【例10.5.4】后张法预应力桥的挠度验算
六、裂缝验算
【例10.5.5】先张法空心板梁的开裂弯矩、挠度、裂缝宽度验算
第六节 桥梁墩台
一、作用在桥梁墩台上的荷载及组合
二、重力式桥墩计算
三、柔性墩的计算
【例10.6.1】温度变化和汽车制动力在柔性桥墩上产生的水平力的计算
不看脸最帅 发表于 2008-4-14 1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顶。顶。顶,顶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看脸最帅 发表于 2008-4-23 09: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路过帮顶。。路过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1w2e34415 发表于 2008-8-19 14: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XW1023 发表于 2008-8-19 1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在线 ( 冀ICP备13013406号-2 )

GMT+8, 2024-12-25 21:34 , Processed in 0.0424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