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挑战极限“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施工纪实

 火... [复制链接]
tujianpos 发表于 2008-8-17 1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2年8月30日,最后一片梁稳稳地落在青藏铁路三岔河特大桥上,此举宣告着:人们广泛关注的青藏铁路重难点控制工程、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正式铺通,确保了青藏铁路向拉萨方向顺利延展。
  挑战工期极限
  全长690.19米的三岔河特大桥是青藏铁路全线最高桥,最高墩为54.1米,最高建筑高度灰85.6米。该桥总计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为薄壁空心墩。
  该桥位于昆仑山北麓海拔近4000米处。高寒、低压、缺氧、狂风、暴雨、强紫外线辐射、地震等随时威胁着施工。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以后,工地上就会刮起五级以上的大风,50多米高的桥墩施工只能停止作业。
  三岔河特大桥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重难点控制工程,直接关系着青藏铁路能否从格尔木向着拉萨顺利铺架。2001年8月22日,由中铁十四局集团三公司施工的大桥基础首次开钻施工,当时要求大桥主体工程务必于2002年7月完成!
  然而,有关专家经过勘察认为,建设三岔河这样一座混凝土灌注量达三万多立方米的特大桥,就是在条件较好的内地也要两年。
  由于我国缺少高寒铁路桥梁施工的技术和经验,大桥初期施工进展缓慢。截至去年10月底,该桥仅累计完成80多延米。照此速度,就是到2002年底也无法铺通。
  三岔河特大桥的建设,引起了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及铁道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开工以来,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曾五次专程到三岔河特大桥工地进行视察慰问。大桥施工紧张阶段,项目部每3天向他汇报一次。这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是惟一一家。
  面对三岔河特大桥紧张的工期,项目部果断改变原施工方案,建立施工计划网络图,每道工序精确到了小时。
  紧急关头,46岁的中铁十四局集团三公司副总经理刘广和被派到青藏高原,担任该公司青藏铁路项目长。
  此时仅剩下9个月,而大桥刚刚灌注了一个成台,墩身施工更是尚未开始。压力很快传递给每一位职工。他们打破原来工程任务单一分割的做法,根据网络计划技术和运筹学原理,建立一套双代号环状施工计划网络图。就是将大桥总工期后门关死,把20个桥墩分别分解成二十至三十道工序,结合施工水平和工序交叉,一一确定每道工序施工时间。
  整个施工网络密密麻麻的分布着上千个节点,宛如一张蜘蛛网笼罩在大桥上,每名职工都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
  为确保节点的完成,项目部成立了大桥承包小组。对原施工方案进行重大调整,弃用翻板施工。为了加大一次灌注混凝土高度,他们投资1000万元,定做了6套空心墩模板和实心墩模板。
  挑战冬施极限
  冬季的青藏高原,寒风凛冽,冰封雪舞。三岔河特大桥工地极端温度达到了零下33.6摄氏度。往日繁忙的青藏铁路工地此刻一片宁静。
  2001年11月19日,铁道部青藏铁路总指挥部要求进入冬季后墩身停止施工,大部分项目陆续停工。
  刘广和掐指一算,即使这4月不停工,要保证2002年7月大桥主体工程完工也相当紧张。停工无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超低温高寒铁路桥梁混凝土灌注施工,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没有经验可借鉴。
  项目部成立了项目总工梁乐文、副总工孙晓迈及技术人员张善贞、张培辉、孙铭耀等为主要技术成员的技术小组,展开了科技攻关。最终他们确定了“搭设暖棚、蒸汽养生、控制温差、加强量测、改进工艺、合理布置”的冬季施工方案。
  铁道部青藏铁路总指挥部的有关专家经过论证,一致同意并通过了这个方案。他们成为青藏铁路全线惟一一个冬季施工桥梁的项目。从而首开了世界高寒铁路桥梁冬季混凝土灌注施工先河。
  项目部采用了我国高寒铁路的最新科研成果——低温早强耐久高性能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他们首次采用了我国成功研制的DZ外加剂,不仅使搅拌出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能确保混凝土灌注24小时内防止被冻。
  依靠严密的保温措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项目部取得了冬季施工的巨大成功。据统计,整个冬季施工期间,项目部总计完成大桥590多延米。经检测,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5%以上。
GWR123 发表于 2011-6-12 1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艰难困苦的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值得庆贺,如果能将其中的部分经验“严密的保温措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加以介绍,让大家学习学习!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在线 ( 冀ICP备13013406号-2 )

GMT+8, 2024-12-26 20:31 , Processed in 0.0421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