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tlman 发表于 2008-8-19 12:24:32

交通大厦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一个新的亮点。但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一行业开始到现在,国内将近80%的高层楼宇智能化工程是采用国外的监控组态软件做上位平台。本人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将近8年,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外的软件(如EXCEL5000、WINCC等)在使用的时间上比国内的软件长,它的稳定性和功能要优于国内的软件;二是国外的软件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产品,它的软硬件能够很好的结合,而楼宇的智能化工程存在高投入的风险(一般占到土建成本的5%左右),所以国内软件在高层楼宇的智能化工程上很少被采用。但是实际上由于楼宇智能化系统属于一个滞后系统,控制精度不象过程控制那样要求很高。从工程成本方面考虑,在与开发商达成采用国产软硬件打造国内智能化楼宇工程的共识后,我公司向开发商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案。
  本案例分析中的交通大厦位于广东省某市中心, 楼高24层,建筑面积为40000平米,在主楼两侧各有3层高的裙楼,楼主体为中心对称结构。其交通指挥中心位于顶楼,5至 23层为办公室,4层为餐厅, 1至 3层为集中办证营业大厅。地下分三层;一层为拥有26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二层为机电设备间,三层为战时防空所,平时为杂物储藏室。
  交通大厦的主要功能:
  ● 集中管理市区内的机动车量;
  ● 对发生重大交通故障和车辆高峰时的路段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一、交通大厦的系统集成模式在国内对整个智能大厦的集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大型公共建筑BMS系统集成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模式:
  1.以接点方式进行系统集成
  2.以串行通讯方式进行集成
  3.以建筑自控系统BA为平台进行系统集成
  4.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系统集成。
  第一种集成方式是系统集成最初的手段,现在BMS集成当中很少应用;
  第二种方式由于采用串行通信在通信速度上过慢;
  第三种集成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BAS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缺少向上开放的能力,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设备和接口软件局限于特定产品因此系统集成能力有限,并且维护、升级成本过高。BAS与BMS捆绑过紧一旦BAS出现故障,BMS也就宣告瘫痪,失去正常工作能力,不能管理和监控仍正常工作的子系统。
  针对用户提出的使用要求和遵照系统集成的5大原则,我公司采用了基于子系统平等的集成方式。
  整个交通大厦按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可集成为并行的两层结构。由交通大楼的OA和CN构成综合通信平台,交通信息通信,报警系统等组成的综合业务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由与楼宇管理相关的系统如:BA、 FA、SA等单独构成基于楼宇物业管理的楼宇管理系统(BMS)。集成后的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OA的5个子系统与CN的6个子系统由MAS协调管理,BA的7个子系统和物业管理网络由BMS管理,两者的数据库可以根据权限与需求互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通大厦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