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加固地基工法
强夯加固地基工法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批准部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工法编号:GF/206023—94
主要执笔人:毛洪渊
1特点和适用范围 2
2加固目的及要求 2
3施工准备 3
4试夯 5
5施工参数的确定 5
6施工工艺 7
7强夯加固效果检测 8
8工程实例 8
1特点和适用范围
强夯法加固地基,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湿陷性黄土、碎石土、砂土、一般粘性土、软土以及工业或生活垃圾等各种填土地基。对于非饱和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显著,在呈流塑状的淤泥中抛填碎石、(钢渣、矿渣)进行强夯挤淤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强夯法一般采用重力为80kN(8t)以上重锤,起吊到6m以上高度,垂锤呈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它是一种既能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又能改善其抵抗地震液化的强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的地基加固方法。
该法所用设备简单,质量控制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对饱和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排水,如饱和砂土地基渗透性好,超孔隙水压力容易消散,夯后固结快。对于饱和粘土或淤泥质土,由于渗透性差,必须慎重对待。
强夯法加固地基,能代替某些桩基础而节省钢材、木材和水泥,而且速度快、效果好、投资少,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地基加固方法。
1.1强夯法最适宜的施工条件:
(1)处理深度一般不超过15m;
(2)地下水位距地表面2~3m为宜;
(3)夯击对象最好为粗颗粒土组成;
(4)施工现场距原有建筑物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宜大于10m;
(5)对于饱和软土,地表面应铺一层较厚的砾石、砂士等填料。
2加固目的及要求
不同地基和工程有不同的加固要求:
2.1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不均匀变形为主。
2.2对地震液化地基,加固后应消除液化。不同的液化地基有不同的要求。
2.2.l对饱和砂土地基,加固后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值大于按下式计算出的N'值时,视为不液化:
N'=N′[l+0.125(ds-3)-0.05(dw—2)](1)
式中:N'——饱和砂土所处深度为ds,室外地面到地下水位距离为lm时,砂土液化临界标准锤击数;
N'——当ds=3m,dw=2m时,砂土液化临界贯入锤击数。当设计烈度为7、8、9度时,其数值分别为6、10、16;
ds——饱和砂土所处深度(m);
dw——室地面到地下水水位距离。
2.2.2轻亚粘土可按下式计算:
N″=14.5+0.5ds—2.4dw—Mc。(2)
式中:Mc——粘粒含量,以百分数为单位。
当实际标贯击数N63.5大于计算值N″值时为不液化。
2.3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要求消除湿陷性,其湿陷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3)
式中: δs——湿陷系数;
hp——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土样,加压至一定压力时,下沉稳定的高度(cm);
hP′——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侵水作用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cm);
ho——土样的原始高度。
强夯加固后地基湿陷系数δs <0.015时为消除湿陷性。
2.4对软弱土地基加固,着重于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减少变形。
3施工准备
3.l机具准备
3.1.1夯锤
3.l.l.l夯锤所用材料
夯锤可用钢制,也可采用钢板壳,内填钢筋头、钢砂或浇灌混凝土制成。铸铁和铸钢材料制成的夯锤,体积小重心较低,稳定性强,回弹幅度不大,效率高。大吨位的可做成装配式的铸钢夯锤,以利运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