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小区景驳岸设计三原则

[复制链接]
想了很多 发表于 2008-8-19 18: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居环境最根本的要求是生态结构健全,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应首先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为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态系统服务。
  品评小区景观优劣应把握的尺度,按其重要性可依次排序为:生态尺度、舒适尺度、美观尺度。其中,生态尺度是品评小区景观水平的根本尺度。而舒适、美观,则是与小区的档次相匹配的。不同档次的小区,可以有不同的舒适尺度和美观尺度。但是,各个档次的小区,都无例外地要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满足生态要求的基础上求舒适、求美观。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住宅小区景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绿景、水景、山景、石景等设施来调节空气质量和丰富视觉感受。当然这绝不是说“绿色住宅”等于“绿化住宅”。现在讲的“绿色住宅”是由“室内环境”和包括绿景、水景等在内的一整套“室外环境”的保护、改善措施来造就的。但对景观而言,主要通过绿景、水景、山景、石景等等设施来改善环境。
  经济原则小区景观的经济性,就是既要顾及造园工程近期的建造成本——这关系到售价和开发利润;更要顾及长期的养护成本——这关系到物业管理费用。坚持经济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国外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大都崇尚朴素,经济实惠,很少有不必要的铺张设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利用建筑物的巧妙组合、摆放来造景。实际上,小区内楼座的组合、摆放形式也是一种景观。例如,将住宅小区内的高层、多层、低层、别墅等不同高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进行巧妙地组合、摆放,有节奏,有韵律,错落有致,可以很经济地造成丰富的景观。
  特别是为了克服“排排房”、“兵营式”的楼座布局所造成的呆板单调之感,应力求摆放形成围合、半围合空间。中国民居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执着的挥之不去的“围合情结”。围合空间的形式,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民居人文习惯。这既是防卫、安全的需要,又是人情、亲情所使然。
  造园占地面积应适当控制。中国造园技巧特别推崇“小中见大”的传统手法。国外一些学者也从“舒适”和“亲切感”的角度,对庭院空间进行了“宜人尺度”的量化研究。他们认为,室外空间尺度过大,会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
  鉴于小区用地很珍贵,不能动辄辟地若干亩,搞大广场、大草坪。大而无当,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业主的负担。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小区,周边的居民对中心花园等公共空间的共享度(或称“均好性”)很差,不如将小区分为若干组团,每个组团分设小型花园和若干个庭院景观,则居民受“均好性”之惠多多。
  文化艺术原则小区景观绝非是草树花石、亭台楼阁的简单杂乱堆砌。虽无定式,但有其高超的艺术法则。目前,各地造园水平参差不齐,既涌现了不少精品,也出现了一些不能称为成功的作品。后者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艺术水平较差;第二类是艺术水平虽高,但有些铺张过分了,“过犹不及”,也不能算是成功。而对第一类来说,就迫切需要在提高造园艺术水平上下功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建筑在线 ( 冀ICP备13013406号-2 )

GMT+8, 2025-4-22 01:11 , Processed in 0.0337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