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结构设计] 三峡大坝:混凝土中包含高科技成果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980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07-04-10

5月20日下午14时,三峡大坝浇完最后一仓混凝土,全线达到设计高程—185米。至此三峡工程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所形成的众多科技成果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200多项,获专利数百项,建立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100多项。每一项新纪录的背后,都凝结着成百上千个技术创新成果。
三峡工程混凝土工程量巨大,总量达2800万立方米,其中大坝混凝土浇筑量达1600万立方米,高峰施工强度需要一年浇筑混凝土逾500万立方米。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参建各方和科研单位从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方案与配套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等方面进行综合攻关,采用一系列最新技术。
——新型的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为充分利用工程本身开挖出的花岗岩基岩,三峡工程在国内率先将花岗岩破碎后用作混凝土人工骨科,首次利用性能优良的一级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投入数百万元研究混凝土配合比,包括进一步改进高性能的外加剂,使混凝土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水平。
——革命性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和配套工艺是大坝混凝土施工的关键。三峡总公司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大坝浇筑专用设备——塔带机,相比间断式的汽车运输加起重机吊罐入仓的传统浇筑工艺,可以说这是一场大坝浇筑的工艺革命。
——创新性的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是大坝施工的重点与难点,由于皮带机运送预冷混凝土时温度回升较大,更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三峡工程在这个水电工程领域的老大难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创混凝土骨料二次风冷技术,盛夏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全部预冷到7oC;采用保温性能优良的聚苯乙烯板进行大坝表面的永久保温;在管理上总结出“天气、温度控制、间歇期”三项预警制度,保证了混凝土温控各个环节的高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