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2011年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复习指导

 

工程问答 工程问答 81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1-09-17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是在复习完《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等的基础上,以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包括对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的系统分析能力、造价实务操作中的综合判断能力、环境背景条件下的逻辑思维能力、造价形成过程中的推理计算能力等的考查。考核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实务性、涵盖性、规范性、连续性等特点。因此,本课程考试难度大、知识综合性强。我们认为参加“案例分析”考试,考生只有掌握该课程考试的特点、重点、难点、应试技巧以及应答方法,并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分步骤、分阶段、系统地复习,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进行训练,才能提高应试水平。

  一、初期复习要点

  在初期复习阶段,应根据新修订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版),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考试的基本内容,熟悉考纲的基本要求,理解教材中的案例题。

  按照建设阶段的划分与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即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等。

  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求掌握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建设项目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等三项内容。

  2.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工程师应掌握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方案综合评价法、施工方案比选与改进过程的价值工程方法、设计方案评价中的生命周期费用理论分析法、工程网络计划的优化与调整方法。

  3.项目施工的前期工作中,编制审查设计概算、预算,进行建设工程计量与价格费用计算是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职责与基本能力要求的重点。特别应掌握工程量计量的计算与审查,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建筑安装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的编制,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程造价指数的应用等。

  4.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工程师应掌握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招标的程序与方式,建设工程标底的编制方法,建设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标、定标的要求和方法,建设工程投标策略的选择与应用,以及决策树分析方法在投标决策中的应用。

  5.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阶段,造价工程师应熟练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类型及选择方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的组成与主要条款内容及其应用,工程价款变更确定的方法,建设工程合同争议的处理方法,工程索赔的计算与审查。

  6.工程款结算与竣工决算阶段,造价工程师应熟练掌握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的方法,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方法与投资偏差分析,竣工决算的内容与编制方法,新增资产的分类及其价值的确定。

  二、中期复习指点

  在初期复习的基础上,将考试知识点加以归纳、综合。在此基础上独立练习本辅导本丛书中的习题和模拟训练题,要特别注意《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以及《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文件的内容。在训练中找出自己的优势及薄弱环节,特别是针对薄弱环节重点重复、强化训练。

  1. 第一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所涉及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考生应以基本知识板块(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财务分析报表内容、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不确定性分析等)中的知识要点来掌握本章。重点掌握建设投资估算、融资前分析与融资后分析。注意财务分析报表中容易出错的项目的确定,如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等,注意财务报表中构成项目的正确应用,注意财务指标中资金等值计算公式的应用。对融资前财务分析,重点掌握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正确计算项目财务净现值、投资內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对融资后财务分析,重点掌握不同偿还方式下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掌握偿还本金的资金来源、未分配利润的用途;掌握未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和应付股利之间的分配关系。对不确定分析中敏感度系数的计算,注意避免出错,要会画敏感性分析图。

  2. 第二章的各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互相独立,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应确定题目涉及的主要方法是哪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该方法的分析步骤进行解答。例如用寿命周期成本的费用效率(CE)法选择方案,难点是根据背景区分SE和LCC;用价值指数法选优,重点是确定功能权重、各备选方案成本(造价)的确定;决策树法,难点是绘制决策树,掌握决策点→方案枝(至少两枝)→机会点→概率枝(不能为零枝)→机会点、决策点或损益值的绘制思路;最小费用法,需要考生自己判断是否用该方法,用净年值指标或费用年值指标进行方案选优需要与第三章的知识点相联系、正确绘制现金流量图,正确应用资金等值计算公式;网络计划技术应用,难点是虚工序的正确应用、备选方案的准确构想。

  3.第三章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工程计量和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应用。考生应依据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及《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建标(2003)206号文件,提高观察图纸的能力;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根据工程量编制工程量价格表。重点是按图纸计算工程量并进行清单计价,计算量和价难度较大。

  4.第四章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程序,以及与之相关的国有资金投资过程建设项目应编制招标控制价(特别注意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不应上调或下浮)、评标定标方法、投标技巧的选择及投标决策等。考生应依据《招标投标法》及《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以工程项目招标的法定程序, 根据实际过程要求,对投标报价方法与策略、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报价法、综合评标方法、决策树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灵活应用、熟练掌握。

  5.第五章以工程合同相关知识和工程索赔相关内容为主。考生应依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文件的有关规定,重点掌握工程变更后合同价款的确定程序及方法;工程索赔确定的实务过程与计算方法,注意责任的归属、索赔类型、工程部位及索赔计算。特别注意费用索赔的计算、工期索赔的计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注意定性分析判断与定量综合计算的结合;工程索赔分析与网络技术应用的结合;典型事件处理程序与特殊事件整体分析的结合。

  6.第六章是建设工程造价形成最后阶段的工程价款结算和竣工结算、决算,考生应重点掌握工程价款的确认及支付中预付款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难点和重点是准确计算工程价款结算单价的调整;掌握工程价款价差调整;准确确定工程质量保证金的计算基数。特别注意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单价合同、施工时标网络计划相结合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注意固定资产价值确定中属于固定资产价值的其他费用的分摊方法,重点掌握投资偏差分析。

在备考冲刺阶段,考生应再次系统复习、理顺相关知识点,有选择性地进行相关练习,可参阅研究以往考题的标准答案,规范解题步骤,从而提高答题时的有效得分率。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一定要攻克。

  1.强化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 计算过程要完整,不能只有计算结论,无计算过程。

  (2) 图形表示方法要符合规定,注意点、线、符号表示符合规范。

  (3) 表格计算题中关键数据要准确,计算结果符合背景要求。

  (4) 回答问题要分层次与顺序,避免一揽子叙述。

  2.做好考试准备:

  历年考试中,据有关方面抽样估计,近70%的考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主要原因如下。

  (1) 学员一般按试题顺序答卷,试题中第一题一般为建设项目财务评价试题,且以表格形式的计算为主,一般考生均认为容易完成,而在递推过程中因累计错误与计算错误导致反复修改。有的学员解此类题耗时100分钟,后面的题已无暇顾及。因此,考生要打破按试题顺序答题的方法,应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确定难易程度,由易向难答题。

  (2) 学员缺乏实践经验,对于“案例分析”考试中的结合现场实务的试题回答不正确。例如计算工程量及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表的试题,由于题型内容的理解是以工程视图为起点,造成一部分学员计算过程错误过多而失分。因此,应在临考前重点抓住全国普遍适用的各专业共性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3) 案例分析试题均为多知识点综合题型,要求学员对知识结构有系统性地掌握。例如考题中涉及需要计算网络的时间参数,确定关键路线后再对索赔事件发生后的包含甲方责任的工期与包含甲、乙双方责任的工期、对乙方惩罚的工期进行计算。由于学员对结构缺乏系统性的了解,虽然在试卷中书写了大量的文字,但有效得分偏低。因此,应在掌握考纲要求内容的前提下,注意提高各知识点相结合的能力。例如网络计划与工程价款结算相结合;资金时间价值、价值工程与方案选优相结合;清单计价与工程价款结算相结合、清单计价与索赔相结合等综合内容。

  建议考生在考试中以提高有效得分率为目标,选准切入点,注意时间调度,对有把握得分的环节不失分,对有可能得分的环节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对无把握得分的环节可以采取先放一下、有时间再思考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重声明:本站属技术交流,非赢利性网站。
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建筑在线”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